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去公园散步是正经事? 公园承载了城市生活的日常琐碎(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1-02

  从一开始,现代公园就被赋予了太多的期待,教化民众、舒缓压力、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增强健康、活跃社区

  雅各布斯在被视为城市文化圣经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半开玩笑地写道,“真正保证城市不被窒息的不是公园,而是大量的在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寄希望于修建一座公园便可治愈城市无序发展的顽疾,正如抱有一切从头开始的希望走进理发店一样,不切实际。

  2016年6月,上海中山公园实行24小时全天开放,公园通过物防、人防、机防、犬防等措施对游人安全进行全方位保障,并引入了“SOS紧急呼叫系统”。

  通宵开放后,确实吸引了大批年轻的“夜跑族”,但在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副教授刘悦来看来,这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他认为,公园的性质不同于医院、商场、餐饮场所、超市便利店,是否需要24小时开放,不仅仅要考虑人的因素以及经济成本、治安等问题,还要考虑夜间开放对公园自然生态、动植物栖息等的影响和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

  公园可以是赏心悦目的风景,也可以是周边社区的经济资源,但最终它会成为周围环境和人们行为方式互动的产物,或相互支撑,或被破坏、衰败。上海的人民公园、北京的菖蒲河公园,都被使用者彻底地改变并赋予了新的意义。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通道。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我国的城市达到672个,比40年前的1978年末增加了479个。其中,户籍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14个,300万~500万人口的城市有16个。

  伴随着急剧增长的人口规模与城市发展,包括不同种类公园在内的绿色空间的重要性反复被强调。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绿化祖国”运动,到改革开放后“园林城市”的创建,再到“绿色城市”“美丽中国”的推进,以及2018年“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中国的城市发展正努力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公园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有城市公园15633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1平方米。

  玉渊潭公园没有围墙,出入自由,成了理想的朗诵地点。我们事先勘查,选中了一块松林环绕的空地,其中有个土坡,正好做舞台。黄锐画了一幅抽象画,绷在两棵树之间做舞台背景

  我们请了一些年轻人帮我们朗诵(诗歌),其中有陈凯歌,他当时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

  文中所说的是1978年的玉渊潭公园,草地、微风、诗歌、聚在一起的年轻人,多么浪漫的画面。而现实是,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分布在街头巷尾的公园绿地,承载着城市生活中最琐碎的日常跳舞的“北漂”老人、蹒跚学步的孩子、堆着笑脸的售楼小哥、打盹的外卖员、穿着荧光衣的夜跑族、牵着半人高猎狗的肌肉男,还有夏日夜晚,在公园长椅上凑合一晚的流浪者。公园为城市创造美好,也接纳着城市的另一面。

  但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和改造中,迎合“观看”的需要,被放大成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一些政府和商业机构,在商业效益的指挥棒下,挖空心思地寻找视觉和体验的多样性、刺激性。公园、绿地、公共空间沦为空有其表、制造美学假象的借口,城市文化的多样性,甚至面临着被标准化的风险。

  在东京,有一座名为草原的公园已经存在27年了。这里没有一般城市公园的地面铺装、市政座椅和儿童设施,乍看上去,有些简陋。作为这座公园的发起人,下中菜惠女士和邻居的初衷,就是建立一个像草原一样的公园,没有人工游乐设施,没有任何限制,也就是说,在这里,什么都可以做。为了说服意见不同的居民,下中菜惠和邻居们承担了公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他们希望创造出真正属于使用者的公共空间。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