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革命先辈们正是怀着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信念发动了起义。推翻土豪劣绅的统治、制定劳动保护法、没收一切地主阶级土地分给农民、男女平等、实行平民教育……百色起义后,红七军宣布的“实施政纲”体现了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初心。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在百色、河池等地布局建设了平果铝、南昆铁路、龙滩水电站、岩滩水电站等一大批重大项目。 在右江峡谷中,折线型的百色水利枢纽大坝甚为壮观。项目建成后,往日肆虐的“洪魔”被降服,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日趋显现,2018年发电量达21.92亿千瓦时。 为进一步加快老区发展,2015年,国家批复实施了《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4年来,云桂铁路、贵南客专、百色水库灌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完工或开工,约200万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在今年广西批准脱贫的14个贫困县区,有8个属于左右江老区。 漫步百色深圳小镇,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这个深圳市帮扶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可容纳3万多贫困人口,学校、医院、政务服务大厅等一应俱全,还配套建设了产业园。 老家在德保县的贫困户潘荣坡,一家5口住进了三室一厅的新房,他和妻子也在工厂找到了工作,“幼儿园就在楼下,老人接送孩子很方便。” 新立村“立”新颜!一排排新房鳞次栉比,一片片果林正在收获期,绘就了一幅充满希望与丰收的盛景……在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村党总支书记罗朝阳倍感振奋:“全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是2009年的4倍,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拔哥故里党旗红,能人引领致富路”——在韦拔群故乡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东里葡萄种植基地竹门两旁的对联和正上方“共耕社”三个大字引人注目。 百色起义不仅是我们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又一次有效探索,也在统战工作、兵运策略、土地革命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1930年,邓小平、韦拔群等起义领导人在东兰建设“共耕社”,制订《土地法暂行条例》《共耕条例》,探索符合实际的土地分配和耕作方式。 如今,当年修建的一条“共耕渠”仍然水流不断。村里成立了以“共耕社”为名的种养联合社和党支部,带动农户发展良种葡萄、蜜柚、油茶等特色农业。 作为铝土矿资源富集区,铝产业长期是百色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多重原因,当地生产的氧化铝甚至一度要千里迢迢运到遥远的大西北加工。 变化源于改革。近年来,百色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实施“煤电铝一体化”,铝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百矿集团曾是一家濒临破产的传统资源型国企。借助煤电铝一体化,百矿集团一举实现转型,总产值从2013年的9.7亿元迅速攀升到2018年的234亿元,短短5年时间增长了24倍。百色市市长周异决说,吉利控股集团积极参与百矿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吉利百矿铝产业项目近日正式开工,这将为百色铝产业升级和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昔日右江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田东县,村村设有三农金融服务室、便民服务点等金融服务机构,农户信用评级信息一目了然,足不出村就可享受申请贷款和保险、转账、刷存折领取补助等金融服务。 2008年,田东县作为试点开启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破冰之旅”。当地以金融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农金村办”为核心,形成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田东模式”,目前正着力打造改革“升级版”。 在红七军战斗过的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如火如荼。县委常委、副县长叶柳艳说,河池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重大项目正加快建设,现已有深圳市60多批次知名企业考察进驻,正式签署合作项目达34个,总投资额339亿元。 在见证广西全境解放重要时刻的友谊关口岸,一辆辆满载货物的汽车跨越国境,川流不息。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自贸试验区……曾经的烽火边陲,已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