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元代教育家程瑞礼的“读书工程”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2-04

  元代教育家程瑞礼,写过一本学塾教育专著,后人称之为《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这本书自诞生之后,很快便成为了全国学塾的准绳,上至皇家、下至村野之学馆,莫不尊奉,深深地影响中国教育达500年之久,史称“读书工程”。这本教学日程,以朱子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了儒家的教育理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或有借鉴意义。

  程氏所谓的“分年”,就是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8岁之前。此为启蒙教育阶段,或者称学前教育阶段。第二阶段:8岁至15岁。此为小学教育阶段,或者说基础教育阶段。第三阶段:15岁至22、23岁之间。为大学教育阶段,或者称提高教育阶段。

  所谓“日程”,指学生每周、每天的读书学习计划和程序。分日程,是为了落实朱子的“读书六条”中的五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功。其遵循之原则,可用现代管理学上的语言表述为:分解任务,规划细节,检查督促。具体而言,即将每一阶段数年的教育任务,层层细分成小目标,建立操作规范,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上;而且对于每个细节,都要进行考核监督。

  古人说的“周”,不等于现在的一星期,它是根据读书的需要而划定的。例如:读经书,每四天为一周,其中三天读经书,一天用来习字与演文。读史书,每五天为一周,其中三天读史书,两天用来复习经、传、注。读文章诗歌,每六天为一周,其中三天读诗文,两天复习经、传、注,一天复习史书。作举业十天为一周,其中九天读书,一天练习写文章。每天,则划分为早上、白昼、晚上三个单元。早晨、晚上主要的学习任务,是自习诵读;白昼为授课时间。

  为了确保整个教学程序和计划的正常进行,程瑞礼还不厌其烦地设计了五种表格,实行数字化管理:例“读经日程”表、“读看史日程”表、“读看文日程”表、“读作举业日程”表、“小学习字演文日程”表。学生每人各置一学习进程簿,当天注明各门功课学习的进度及纲要,第二天学生再把日程簿交给教师审阅。教师则根据平日记录情况,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度,以便全面了解学生各门功课的情况,考查学生各门功课的成绩。另外,学习进程簿还有一项重要作用,那就是便于因材施教。

  古人讲究因材施教,不是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向前推进学习进度,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设计其学习的进度。例如,两个同龄孩子,同年入学。这两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慢慢显露出其天赋上的差别。比如其中一个孩子天赋高,经过半年的学习,已经能够熟练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但另一个孩子天赋较差,半年时间,连《三字经》还不能熟背。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把这两个同龄孩子完全分开看待,天赋高的孩子进行新的学习,可以读“四书”了;而天赋低的孩子,则只能继续背诵《三字经》。《儒林外史》第二回中,有个青年秀才梅相公,嘲笑比他年长许多的村学究周进,说:“你众位不知道我们学校规矩,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齿的。”他的意思是说,读书人互称朋友,他虽然年轻,因为学习优秀,中了秀才,所谓称老友;而周进没能进县学,即便活到80岁,也是个童生,只能称为小友。

  童子开蒙,一般5到6岁开始,到8岁结束。童子入小学后,每年一般有寒暑两个假期;每个月一般初一、十五两天可以休息;其余,除了一些重要节日放假外,皆需要读书。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有两个任务。

  第一,识字习字。古人教识字,不像现在的学校教育,教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识;而是直接教孩子读书、背书。老师坐在讲台上,便开始一句一顿,领着小孩高声朗读。清人福格在《听雨丛谈》中说:“皇子冲龄入学读书,与师傅共席向坐。师傅读一句,皇子照读一句,如此返复上口后,再读百遍,又与前四日生书共读百遍。凡在六日以前者,谓之熟书,约隔五日一复,周而复始,不有间断。”鉴于孩子年龄小,不能说长语,不能说一些曲折别舌头的话,所以选择的教材,多为朗朗上口的短句韵文,如《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诗》等。一般而言,书读熟了,背过了,大量的生字也就认识了,记牢了。习字,就是照着名家的帖子影写描红,开始时通常专门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全日练习,每天的影写量,常多达二三千字。其目标用程瑞礼的话说:“方能他日写多,运笔如飞,永不走样。”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