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9家省实验室落户 珠三角加快布局“创新航母”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2-05

  11月29日,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深圳召开。会上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聚焦卡脖子技术,超前布局一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打造科创高地。同日,华为与鹏城实验室在深圳共同发布鹏城云脑Ⅱ一期,明年将迈入千P级算力规模,成为领先的AI研究平台。

  落户于广深佛莞的再生医学省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季华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首批4家省实验室,经过近三年建设,成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先头部队”,将为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

  再生医学省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季华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分别落户于广州黄埔区、深圳南山区、佛山三龙湾、东莞松山湖,犹如镶嵌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上的四颗明珠。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集中了广东密度最高的生物医药企业。去年以来,GE生物、赛默飞、默克等行业巨头,冷泉港实验室等顶级研发机构相继扎根聚集,引起业界高度瞩目。

  截至2019年10月,再生医学省实验室团队成员在Cell、Nature等国际知名杂志及子刊发表115篇文章,聚集了徐涛、陈晔光、钟南山等近20位院士,形成40多个高水平科研团队。未来,将朝着构建亚太地区再生医学治疗中心奋进。

  落户于南山的鹏城实验室重点布局网络通信、人工智能和网络空间安全等研究方向,努力引领未来学术方向,与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深度合作,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型实验室。

  选址于佛山市三龙湾的季华实验室,部署了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微纳制造、面向生命科学的高端仪器装备、遥感信息、新材料、半导体技术与装备等七个研究方向。

  坐落于东莞市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毗邻中国散裂中子源,由东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未来将布局前沿科学研究、创新样板工厂、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成为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及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粤港澳科研中心。

  目前中国国家实验室(含筹建)主要落户于北京、上海、合肥、沈阳、兰州等城市,珠三角无一城市上榜,这与珠三角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极不匹配。

  一流的湾区,需要一流的实验室。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体之一,2017年12月22日,广东省正式启动建设首批包括再生医学省实验室(广州)、鹏城实验室(深圳)、季华实验室(佛山)、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4座省实验室。致力于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部队”。

  三年来,广东启动建设3批共10家省实验室,其中9家布局珠三角。位于广深佛莞的首批4家省实验室,更因“先行示范”角色备受关注。

  这首批4家省实验室,都有院士级专家领衔,并网罗了一批优质创新合作伙伴。四家省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与所在城市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形成强劲呼应,将致力于解决大湾区城市在各个领域的基础研究、源头创新,力争早日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再生医学省实验室,与香雪制药、金域科技、广药集团等合作,开展有偿技术攻关;聚焦网络通信、人工智能和网络空间安全等领域,鹏城实验室与华为、腾讯等深圳高科技企业形成深度合作;利用季华实验室技术成果转化成立的佛仪科技有限公司,朝着实现半导体装备批量化生产,扭转半导体关键核心部件完全依赖进口攻坚;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则把发力点聚焦在“卡脖子”技术,尤其是材料领域技术的成果转移转化。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两年来,一大批海内外一流人才来了,一大批创新创业团队来了,他们手中先进研究成果也来了。依托这一科创平台,东莞这座传统制造业城市,顺势拿到一张科技领域尖端竞争的入场券。

  从广州开发区到深圳南山区,从佛山三龙湾到东莞松山湖,四座广东省实验室将成为建设创新广东的“创新高地”,成为广东“院士经济”的一道亮丽风景。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