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下旬的一天,王名焕像往常一样挑着柴到圩镇去卖。在圩镇上,他听到民众纷纷议论,国民党反动派调集了比上次还多的兵力,要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规模的“围剿”。一时间,苏区的军民上下都在做积极的迎战准备。 王名焕跟妻子商量说:“我打算参加红军,你怎么想?”妻子惊讶得愣了片刻,然后说道:“家中就靠你一个劳动力,我这小脚无法外出,两个女儿又还小,腹中又有一个近4个月的娃,你叫我怎么办?”王名焕看到媳妇满脸愁云,暂时没有报名参加红军,但内心一直想着参加红军的事情。 有一天,王名焕将砍好的柴送到父母家后,毅然到圩镇苏维埃政府“扩红点”报了名参加红军。为了托家人帮忙照顾父母和妻儿,王名焕把兄弟们叫到一起,告诉他们他已报名参加了红军。令王名焕意外的是,他的兄弟们都想报名参加红军。这下可麻烦了啊。家中父母和孩子们该怎么办?谁来照顾他们呢? 经过番激烈的争论,兄弟六人决定留下老大在家照顾父母和孩子,尽管老大也想去参加红军。老大心想,要是让老人知道了肯定走不成,于是说:“要走就现在走吧,别让家里老少知道,免得走不成。趁着太阳落山前,赶紧到镇子上报名去,家里的事就交给我吧!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尽力照顾好我们家的!”说着便流下了一行热泪。兄弟几人逐个和老大握手道别后,随王名焕到圩镇“扩红点”报名去了…… 没过多久,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国民党反动派一进村,便把村子的人捉起来审问谁去参加“赤匪”了。一时间,国民党反动派残酷血腥地镇压迫害红军家属。王名焕的妻子更是受尽了酷刑,尽管受到竹夹刑导致十指残废,但仍坚贞不屈,没有说出王名焕的真实去向,一直坚持说兄弟五个外出做生意去了。留在家中的老大也因为受到反动派的迫害而过早离世,王名焕的父母走得也是孤独凄惨,更可怜的是王名焕的两个亲生女儿,大女儿被一户人家收养,小女儿被一户人家收为童养媳。 1934年3月,王名焕妻子腹中胎儿出生了。她双手几近残废,还要照顾多病的婴儿,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11月10日瑞金失守后,幸得同姓族亲王德化的帮助,母子二人才免于饿死街头。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王名焕五兄弟跟随中央红军,踏上了漫漫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王名焕在四川松潘战役中牺牲,其他四兄弟都杳无音讯,不知在何时何地牺牲,至今无法确认,成为长眠于地下的无名英雄。 直到1983年,王名焕因为战友的帮助,经过确认,被政府追认为烈士,颁发了烈士证,其名字也光荣地刻在了瑞金烈士纪念馆的石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