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我市返岗开工、开门复产热潮兴起,园区工厂马达声陆续响起,复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双线战役”全面打响。全市已经复工复产的工业企业达800家,省市重点项目33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梅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年。欠发达地区梅州市加快发展的责任重大,脱贫攻坚的任务艰巨,经济发展等不得、慢不得。战疫中,梅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市委市政府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及早部署,深入调研,全力帮助企业应对疫情挑战,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2月1日,梅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相关工作的通知》。2月4日,梅州市召开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统一思想认识,统筹疫情防控工作,逐步实现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 2月8日,市委书记陈敏到梅县区检查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强调要“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此后,陈敏多次在市委常委会会议、到各地调研检查时,均提出要统筹兼顾、周密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爱军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和市政府常务会、今年首场政企“双月”沟通座谈会、到多地调研检查复工复产时,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妥善处理好“抓防疫、抓生产”之间的关系,实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 2月19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不再执行企业复工复产报备制度,同时印发《市领导直接联系服务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市领导分成8个组分别挂点8个县(市、区)的部分镇(街),全力推动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一系列动作都在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梅州市委市政府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开足马力”推动复工复产。一方面是加强防控疫情物资生产,更好地满足本地和支持全省乃至全国的防控疫情工作需求;另一方面是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增强社会各界信心,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平稳持续发展。 各级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出政策、亮实招、优服务,纷纷采取措施为企业纾困,共同推动梅州企业平稳、科学、有序复工复产。 市政府于2月11日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从引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优化政府服务、减轻企业负担、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等18个方面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对于企业遇到的防护用品紧缺、原材料运输不便等问题,市工信局、梅州高新区管委会等政府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积极协调解决,并努力推动物资生产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我市人社部门利用“互联网+就业”模式举办网络招聘活动,共举办网络招聘活动31场,发布1058家企业共计40259次岗位信息,保障节后企业用工和求职者就业需求。 为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和工作中遇到的涉税难题,市县两级税务部门在落实好上级政策的同时,出台20项措施“能免就免、能减就减、能扣除就扣除”,着力为企业减负。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纷纷迅速采取举措,通过加大专项信贷支持力度、减费用降利率降低融资成本、宽限还款时限缓解还款压力等方式,及时输入金融“活水”纾困。 为助力地方稳外贸、稳增长,海关部门制定出台18条措施,主要从优化口岸通关效能、保障关键物资供给、支持关区企业复工复产、优化海关服务水平等四个方面帮扶梅州在内的企业应对疫情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