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1月,因原材料紧张,上级决定让当时的农用机械双铧犁停产。此时,徐工面临着严峻考验:既无原料,也无生产任务;全厂70%的新工人进厂不足一年,学的又是双铧犁制造技术,以至于大量人员无法安排;原有的双铧犁半成品和在制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 为了扭转局面,解决无产品生产的关键问题,徐工在1957年一季度大搞零星装配的同时,大胆承接了中央分配的塔式起重机试制任务。 那是一个艰苦创业的年代,设备简陋、原料不足、生活短缺然而,试制团队碰到的最关键问题,还是许多部件没有完整的设计图纸。面对这样的情况,老一辈的徐工技术人员夜以继日、伏案画图,在塔机领域几乎零技术储备的情况下摸索着缓缓前进。 老技师和老工人也凭借着自己的生产经验而建言献策,全力投身生产。上下一条心的奉献与团结,使徐工的第一台塔机试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在这种冲天的干劲下,塔式起重机的“第一”开始呈现出来。在那个“没有专门设备,但有万能工人”的艰苦岁月,历经了三个多月试制过程的徐工第一台起重机,终于在1957年8月4日试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 1957年8月7日的《徐州日报》,于头版刊登了新闻《第一台大型塔式起重机在农业机械厂试制成功》,这也标志着徐工正式进军工程机械产业。 第一台塔机刚刚试制成功,徐工立马提出“提高塔机质量,达到国际标准,赶上国际标杆”的目标。全体职工200多天连续攻关,改进了20多种铣孔工具,同时重新检查修改校正了所有胎具和模具,掌握了铆钉的温度标准,严格执行了每道工序的工艺规范。 经过不断改进创新,1958年5月,塔式起重机终于达到离地面中心点垂直度偏差小于3毫米的高质量,超过了国际标杆标准规定5毫米的技术指标(当时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小于15毫米)。 徐工生产的塔式起重机,连同其他产品,支援了全国的重点项目和农业生产,并助力新生的祖国圆满完成了史上第一个五年规划。 2010年,徐工推出了330tm平头式塔式起重机,迈出了进军大型平头式塔式起重机的第一步。 2012年,徐工紧抓市场机遇,“亚洲第一吊”1600tm超大型动臂式塔式起重机闪亮登场上海宝马展,荣获“中国工业新纪录”大奖! XGTL1600在中国昆明助建国家重点项目人类首座浮沉动力发电站 2013年,550tm超大型平头式塔式起重机成功推向市场,标志着徐工塔式起重机制造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8年9月,中国出口南美最大吨位平头塔式起重机XGT8075-40,肩负着“徐工塔机,建设世界”的使命责任扬帆起航,驶向万里之遥的南美洲,助力当地某大型水电站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