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垃圾分类做得好不好,关键看每一位游客的环保意识高不高。不过有的游客对于分类这个“技术活”,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年10月,户部巷所在的中华路街,招募了100名环卫工人、协管员、社区干部、社工等组成的垃圾分类督导员,经过集中培训上岗,帮助游客分垃圾。 如何让垃圾分类变成一种“自觉”?户部巷通过垃圾分类兑积分的方式,鼓励游客、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在路边的“可回收积分银行”,游客可以用投放可回收垃圾后获得的积分,兑换相应礼品。 垃圾强制分类后,还得从源头减量。对于户部巷这样的美食街,大量厨余垃圾需要就近进行脱水处理,实现减量。在民主路西路的餐厨垃圾处理中心,4台湿垃圾分类处理机正在高速运转,它们每天可吃掉户部巷2000公斤的餐厨垃圾,产生100公斤肥料,减量95%。到明年底,武汉要设立100个这样的湿垃圾处理器。 实施垃圾强制分类,武汉正抓紧立法。2017年12月,武汉市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2018年,生活垃圾分类已在武汉逐步展开。年底前,《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有望出台。按照方案,武汉将在2020年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