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民众票选产生202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融”后,受到了两岸舆论高度关注。12月13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希望两岸同胞携起手来,共同推动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正确轨道,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共享两岸关系“其乐融融”的发展红利。 13日,在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朱凤莲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一个“融”字,代表了两岸民众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声,也反映了两岸民众的朴素愿望和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可谓是一字千言、众望所归。 朱凤莲表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利在两岸当下,功在民族千秋。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出台并推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举办海峡论坛、海峡青年发展论坛、海峡青年节、海峡两岸交流融合月等重要交流活动,邀请岛内各领域、各界别人士来访交流,进一步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为广大台胞台企融入大陆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平台,创造更好条件。 谈到两岸关系未来如何发展,朱凤莲说:“希望两岸同胞携起手来,共同推动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正确轨道,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共享两岸关系‘其乐融融’的发展红利。” 202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10月27日启动,邀请两岸各界知名人士参与推荐年度汉字,从中遴选36个候选年度汉字,于11月21日至12月6日进行网络票选。两岸共有约1500万人次投票,最终“融”字以逾98万票当选202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 两岸舆论高度关注202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融”,中新社发表评论文章《台湾很“缺”,不妨两岸来“融”》,文章指出,由两岸机构共同举办的202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在台北揭晓结果,“融”字当选;而“台湾2023代表字大选”结果公布,“缺”字获选为本年度代表字。一边是“融”通两岸,一边是百“缺”待补两字传递着民众的朴素心声,也投射出民进党当局“执政”下台湾社会的困窘乱象。 《环球时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谢楠点评文章,认为“融”字当选,反映了当下两岸民意所思所盼。可以预见,两岸融合发展过程将呈现出更丰富的样态:台商台企在大陆投资发展拉动两岸交流互动、促成台胞赴大陆发展的“以经促社”模式仍会扮演关键角色,中国大陆广袤的内需市场仍会是岛内台商台企西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台胞台青直接在大陆发展创业,两岸民众因业缘姻缘趣缘绵密互动,将促使两岸经济社会形成更紧密“命运共同体”。展望2024年,两岸关系发展仍会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大陆继续保持向前向上的发展势头,坚持全面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不动摇,两岸关系就未来可期。 《福建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百“缺”难解 民心向“融”》,认为台湾2023代表字、202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结果相继在台北揭晓,“缺”字获选为台湾本年度代表字,“融”字则当选两岸年度汉字。一边是百“缺”难解,一边是盼“融”盼通,既投射出民进党当局施政的种种乱象,又深刻表达了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声。 台湾中时新闻网、台湾《工商时报》、台湾卓越杂志、金门通讯社、马祖通讯社等引述中华书学会会长张炳煌受访话语,认为“融”不仅是当前两岸最需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借由“融”促进两岸间互相了解,进一步做更多有利于两岸的事情,相信“融”可以把两岸带入更美好的明天。这表达出两岸民众想共融合共发展的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