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庄托放出来的股,还是好朋友介绍的股,亦或是你自己选的,只要坚持势在股在,势增股增,势减股减,势走股走就不会被忽悠。 所谓势,可以是上升通道,也可以是均线系统,也可以是某个指标,因为你的交易不可能是依据感觉而没有实质性的依据吧?当然,这里是指大多数的交易者,因为大多数的交易者都是追求技术性的投机套利,个别依据基本面估值等交易的同学,大可不必钻牛角尖。 有了势,势在,何谓势在股在呢? 举例来说,就是股价运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线多头排列的上升趋势时,你就可以持股做多。炒股你不炒上升趋势的,难道要炒下跌趋势的吗?当然这是在一般散户在我们A股市场做空不可盈利的情况下。 那么,何谓势增股增呢?这就简单了,上升势头越来越明显,节奏越来越强,上升通道刚开始得角度缓的像爬,随着运行,角度加大,开始像走,然后跑着进入主升。。。这样就是一个势增的过程。操作者随着最初的势头不明显到越来越明显,当然是做的越来越胆大,下的筹码越来越多,即是势增股增了。 何谓势减股减,势走股走呢? 例如,上升通道的股,从45°运行到了60°,然后到了75°,最后进入了90°的垂直拉升,而后转为75°,60°。,这就是明显的势头减,持股量当然要随着势头的减弱而减了。所谓势走股走,是上升趋势从减弱到跌破上升通趋势时,已不构成持股的最基本条件,即势在股在,所以当然是势走股走了。 带着这十六个字,在势头转多后,果断介入,在势头转空后,果断出场。别明明破位了,还在说加仓补仓,疯狂做多,也别明明确立升势了,还在看空做空。就轻松达到了截断亏算,让利润奔跑的投机高手境界。 (1)MACD“拒绝死叉”,就是DIFF指标在向上交叉DEA指标之后,保持向上运行的势头运行一段时间,然后突然转势向下运行,但是在即将向下穿越DEA指标时,又转头向上运行,导致形成“死又”失败的走势形态。 (2)一般来说,在“拒绝死叉”出现后,股价都会向上运行,但是价格很少能够上涨到之前那样的高度。 (3)“拒绝死叉”是主力的洗盘手法之一,对于股民朋友来说,“拒绝死叉”是一种非常强烈的买进信号,当股民朋友发现MACD指标即将形成“死叉”的时候,就应该提高关注度,准备随时介入该股。 1)MACD在零轴上方出现拒绝死叉买入信号的时候,股价已经在60天均线上方运行,是强势的特征,可积极买入。尤其是在零轴上方第一次出现拒绝死叉买入信号时更应该积极买入。 2)MACD在零轴下方出现拒绝死叉买入信号时,股价仍然在60天均线下方运行,可先看作是反弹,先观望不适合介入。 七匹狼(股票代码:002029)在经过了一段底部横盘行情后,其MACD指标在2015年2月6日形成“拒绝死又”形态,此时的最高股价为9.88元。随后该股不断走高,直到4月7日,该股再次形成“拒绝死又”形态,此时最高股价已经达到了15.71元,即使股民朋友这时就从容出局,那么也能吃到一段涨幅为59.01%的行情。当然,如果股民朋友想要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可以等到“拒绝死又”形态循环被打破,在该股体现为形成“死又”的时候再出局也是可以的(如图所示)。 (1)MACD“拒绝金叉”就是DIFF指标在向下交叉DEA指标之后,保持向下运行的势头运行一段时间,然后突然转势向上运行,但是在即将向上穿越DEA指标时,又转头向下运行,导致形成“金叉”失败的走势形态。 (3)如果在“拒绝金叉”形成后,又形成了其他表示强烈买进的信号,那么股民朋友就可以考虑介入该股。 2、如果DIFF线逐渐向DEA线靠拢的同时成交量逐渐萎缩,是多方后续力量不足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该形态的抗跌信号会更加可靠。 中青宝(股票代码:300052)的MACD指标在2014年12月16日形成“拒绝死叉”形态,随后股价大幅下跌。直到2015年1月8日该股MACD指标又形成“金叉”,随后股价开始大幅上涨。如果股民朋友对“拒绝金又”形态比较敏感,并且清楚地理解其含义,那么就能真正做到利用MACD指标来趋吉避凶,扩大自己的获利空间,增加自己的利润(如图所示)。 1.股民朋友在进行股市投资时,在走势图中不管是发现MACD即将形成“死亡交叉”,还是即将形成“黄金交叉”,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在制定决策之前,一定要擦亮双眼看清是“死亡交叉”还是“拒绝死叉”,是“黄金交叉”还是“拒绝金叉”。 2.在回调的时候如果发现成交量在不断地减少,并且股价徘徊在重要的30日均线附近的时候,只要MACD指标没有形成“死叉”或“拒绝金叉”,那么股民朋友就可以试探性地介入。 战略需要理论来把握,战术需要技术来实现,而实践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分析、诊断、驾驭系统,即:它既是目标合理性、方法可行性、组织(实施)有效性、资源配置科学性的结构统一;也是角度、力度、适度、量度关系的价值权衡。 这套分析、诊断、驾驭系统就是《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通过81个逻辑环节要讲述的具体内容。对此,《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将思维与实践作为一个对象化过程,并总结了思维对象化过程的三部曲: 第一部:理论化——简单的事物中往往隐藏着复杂的道理,复杂的道理往往借用了简单的形式。在没有进入实质性的行动之前,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有利于思考。通过理论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和系统化,其目的是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使复杂的事情变得更加简单。 第二部:技术化——通过着力点,根据现实的相对性条件,把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条理化、流程化、标准化,计量化。一旦进入实质性的实施过程,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有利于行动。第三部:艺术化——选择好实践的角度、力度、适度、量度,在操作过程中将技术标准与主体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在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的三维结构中,达到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 其中,理论需要有哲学高度,技术需要有科学深度,操作需要有艺术角度。理论是一门哲学,技术是一门科学,操作是一门艺术。能够将它们融会贯通的,就是“文化诊断学思考力在线学习”要培养的思考力。 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方式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知识来自阅读,能力来自锻炼。阅读在于多,阅读越多,知识量越丰富。而能力的锻炼则取决于“精一”,“精”即是精诚,“一”即是专一。思考力属于一种特殊能力,而要获得这种“力”,最好能展开实际的“思维对弈”,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一种“作用力”,进而将这种作用力转化为自己的思考力。 第一步:首先在市场上找到成功的交易员,找到合适自己的交易模型。第二步:反复测试。有了方法就要在实战中反复的测试。在测试中,一定要注意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测试,至少要在3个月 以上的时间。原因是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交易系统,只有盈利的交易系统和亏损的交易系统之分。必须保证在一定的周期内,才能验证系统的有效性。 我们很多人经常在测试的初始阶段,由于遇到亏损的交易,就轻易否定系统的有效性,然后在市场上继续寻找新的交易模型。其结果是认识了一大堆交易系统,没有一个能够系统掌握的,当然也就成了市场的“老油条”。一说理论比谁都多,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只瞧得起自己,可自己却偏偏不争气,不能帮助自己实现最后的成功。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第三步:数据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以后,需要将交易数据进行详细的客观分析,找到自己的交易模型准确率是多少?最大的盈利和亏损比是多少,平均月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是多少,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等。从数据上看自己对方法的掌握程度,从数据中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四步:修正方法。在进行方法修正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在发现交易模式问题的过程中,不能以单笔交易亏损作为修整的目标,修正并不是将所有亏损的交易修正为盈利的交易。因为亏损的交易,如果是按照严格的交易系统的买卖,也是正确的。盈利的交易,如果不是按照交易系统的买卖,也是错误的。 修正交易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人为的主观因素,让交易变得更为简单、机械,让盈亏比更为合理。让交易这份工作,更为愉快和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