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的内容输出,其好处就在于能够以详实有力的内容实现“去大众印象”的目的,对其进行“纠偏”和“修正”,将一个自治区的多样性、包容性、开放性进行立体式的呈现。从已经播出的节目来看,《品牌宁夏》切实让宁夏摆脱了省区地区原有的贫瘠落后、沙漠荒凉的刻板印象。特别是在涉及到自治区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节目中,宁夏波浪、超级外衣、宁夏动能、航天梦等内容更是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有着“塞上江南”这一称谓的大美宁夏。 通过节目,很多人第一次知道港珠澳大桥最具标志性建设的旅检大楼的楼顶天幕,原来就是“宁夏制造”;而巴基斯坦核电站常规岛的外壳,这个保证让设备正常运转不受干扰的“超级外衣”,则来自距其3900多公里的宁夏银川。此外,节目还讲述了涉及葡萄酒、盐池羊肉、中宁枸杞等宁夏特色产业走向世界的故事;将六盘山地区的建制史从西汉提至西周早期,推前了近1000年的重大历史发现……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纷纷表示终于真正认识了宁夏的“本来面目”,原来竟有着如此的经济多元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对于区域的旅游业、工农业等产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展示效应。 在融媒体时代,省级卫视的突围与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且急迫的客观形势。单一的卫视平台很难实现节目破圈、触及更多用户的需求,只有对大小屏进行多场景覆盖,激发用户进行二次及多次传播,才可能真正让节目打破传播的固有壁垒。站在这一角度,宁夏卫视推出的这档《品牌宁夏》节目,确实在融媒体运用的思路上做到了有的放矢、步步为营,也为此后的省区形象传播留下了更多有益的启示。 通过节目可以看到,《品牌宁夏》在内容的铺排和制作上倾注了很多心血与思考,也能明显感受到其较强的策略性。5分钟的短视频,不仅符合当下人们的观看习惯,提高用户的接受度,其节目体量也更有利于覆盖当下较为热门的短视频平台及社交平台。除了以宁夏卫视为主阵地外,节目还通过视频、短视频、微视频、图文、海报等多元内容形式,全面覆盖“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抖音、快手、微视等媒体及短视频平台,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 9月23日至12月12日,仅微博平台《品牌宁夏》微博线亿次;百度“宁夏卫视 品牌宁夏”相关搜索结果约25.1万个;抖音“品牌宁夏”线万次;形成了大小屏联动、多渠道融合的立体化传播格局。 立足于融媒体传播,自治区广播电视局也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有效动员宁夏全区媒体资源,形成宣传上的合力,通过多样态宣传物料的密集推送,不仅培养了用户的收视习惯,也让节目覆盖到不同圈层、不同年龄层的用户。据悉,在《品牌宁夏》播出内容涉及到具体的市县区时,都会与当地宣传部提前沟通,对接预告片及相应稿件、融媒体产品的推送工作。如11月25日至27日,《品牌宁夏》走进石嘴山系列播出时,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石嘴山市所属“今日石嘴山”客户端、“石嘴山发布”、等微博及微信公众号都进行了提前预热,将宣传片、分集预告和完整节目视频等内容进行多批次发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宁夏》还十分注重“自来水”的力量,在首批节目播出后,就倾听用户心声,收集用户反馈,按观众需求对后续节目进行制作与传播。与此同时,节目还充分结合了各个重大的时间节点。如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投产通气,《品牌宁夏》及时调整节目播出吴忠仪表对该工程的作用;造话题、顺时势,也带动了节目在微信群、朋友圈的自发传播。 在融媒体时代,《品牌宁夏》的推出既是对省区形象打破传播壁垒圈的有益尝试,也为平台的发展和未来规划提振了信心。节目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品牌塑造、形象宣传所提供的有效助力,势必会给整个行业留下更多的思考和参考价值。 贵州织金遭特大暴雨袭击 大街变成河6月28日,贵州织金县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27日晚至28日晨,织金县持续十多个小时的暴雨,28日4时,织金县城区北门大街、安居大道,一片汪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