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背本趋末(bèi běn qū mò)什么原因?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5-04-29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孙东村的苦瓜田里,一张由白网、银球和黄绿诱捕板编织的“生态防护网”正在悄然生效。4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等近20家单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孙东村组织召开“重大入侵害虫瓜实蝇区域减灾联防联控技术示范现场观摩会”,展示了瓜果类作物重大入侵害虫瓜实蝇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效果。

  在观摩会现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发/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区域减灾联防联控技术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周忠实研究员向来自全国的植保领域专家展示了三项“科技利器”:瓜实蝇的种群实时智能监测+应急精准施药技术,基于驱避和引诱的瓜实蝇“推-拉”组合技术(白网+银球-精油驱避、黄绿色板+复合引诱剂的“推-拉”组合技术),清洁田园、弃瓜集中处理和酵素返田的生态循环处理技术,集成上述技术对瓜实蝇的综合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显着优于对照防控技术。

  周忠实介绍,瓜实蝇雌虫产卵于幼嫩瓜果内,幼虫孵化后取食瓜果从而造成危害。其一年发生5-8代,世代重迭,每雌可产卵数十粒至百余粒,防控难度大,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以苦瓜为例,有分析指出,在不防治的情况下,瓜实蝇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44.1-234.8亿元之间。

  瓜实蝇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已被列入我国《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是我国二类植物检疫对象,是老挝西瓜和坦桑尼亚辣椒等农产品进口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亟需全面加强管控。

  2022年,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时期,农业农村部发挥制度优势,积极部署有组织科研计划,率先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启动“新发/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区域减灾联防联控技术研究”项目,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9家国内优势单位,聚焦瓜实蝇等入侵物种开展联合攻关。据项目组介绍,项目实施3年来,累计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近20项,开展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13场,核心技术产品示范面积3000余亩,辐射防控面积超过300万亩次,强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与会专家表示,本次活动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瓜实蝇的高效防控技术成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防控效果显着,且符合绿色植保的发展理念,对瓜实蝇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同时建议项目组要进一步凝练核心成果,集成熟化现有技术,加大推广示范力度,让好技术真正服务生产一线。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首席专家黄宏坤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万方浩研究员,河北大学孙江华教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彭正强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侯有明教授、西南大学刘怀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陆永跃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技管理处副处长邹亚飞、广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振东、北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洪逢春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活动由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于永浩研究员主持。(光明网记者宋雅娟)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