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一直有一个名词在不断的出现“斜杠青年”,越来越多人在讨论斜杠青年,关于斜杠青年,也有不少提问,“你想做斜杠青年吗?“”我算不算斜杠青年” “怎么成为斜杠青年?”等等,其实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斜杠青年”的定义是,他们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分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这无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的年轻人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对不曾涉及的新领域充满了好奇,,总想着能够参与一些新的活动,并且希望从中获得精神或物质上的收获。有句俗语叫“技多不压身”,掌握一门或多门技能,人生无疑有了更多种选择。牛顿不仅是物理学家,还是数学家;辛弃疾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词人,更是一位戎马疆场的将领;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书法家,诗人,更是新中国伟大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和身份,而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一定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这无疑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一个人只适应,习惯了一种角色和工作,那么他的生活一定是枯燥乏味的,慢慢的对生活感到厌烦,也失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幻想与憧憬,最后导致过上一种消极的生活。 “斜杠青年”之所以逐渐成为趋势,不仅仅是因为年轻人对新领域充满好奇,还有一部分是生活压力所迫。现在的生活负担太重。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还要面对“房贷”“车贷”“养家糊口”等,“生活难题”,于是有一些人因不堪重负而选择轻生,这种行为对他人,对社会都是一种负能量。相反,“斜杠青年”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选择了迎难而上,拥有多重职业就有多份收入和生活保障。从侧面来讲,“斜杠青年”的做法也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社会上的一股正能量。 选择多重职业能不断激发性和学习性,每种工作之间还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大多数优秀的企业认为只要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单位不会进行干涉。而且,多重身份还可以扩大社交圈和朋友圈,可以结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能够提高为人处事的能力。 “斜杠青年”是一种正能量,不仅改变自身的生活质量,还影响到社会上一些有思想,有追求的年轻人,所以,“斜杠青年”有着与众不同的精彩! 其实,斜杠青年并不算新名词,只不过是一种非常简练的叫法,然后形成了风潮。比如现在很多名星往往不止一种身份,例如: 1、由于现在社会的压力,面对着房价、车子、结婚生子、上有老下有小的巨大压力,让年轻人必须不断拓展自己的收入来源,多一份职业,多一份收入,环境因素加上生存压力,使得斜杠青年成为很多年轻人追求的趋势。 2、互联网经济的发达,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工作,他们的自主性高于上一代,兴趣广泛,技能多样,具备了从事多重职业的基础。互联网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空前紧密,通过网络可以有很多的兼职机会,也造就了不少新的收入来源,比如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简书赞赏等,而互联网的发展又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可以让个体和客户之间直接进行交易,为很多人创造了新的机会。 3、实体企业的压力和减少,使得职场上有太多的不安全因素,企业破产、裁员频频发生,让年青人很没有安全感,所以多几手准备,避免被动。只要拥有核心竞争力,拥有多几门技能,对于企业变动、社会变动的承受能力,就会强很多,有恃,则无恐。 很多斜杠青年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后发展自己的副业(兼职),副业发展稳定后辞职专一做自己的副业,所以有很多自由职业者都是斜杠青年,正因为他们有多种才能,才会带来足以养活自己的收入,让他们拥有想要的财务自由。 特别是现在的90后,80后在职场上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少人也选择了自由职业。有些人不喜欢朝九晚五的上班方式,有些人不喜欢受到各种管制,有些人不喜欢每天赶地铁,有的人早晨起来一看天在下雨就提出辞职。这些个性的理由,对于上一代来说不可理喻,但对于新生代,却觉得非常自然。因为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没有大的波折,特质丰裕,喜欢自在,不愿意按受这样那样的束缚,一旦觉得站稳了脚跟,就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所以斜杠青年和自由职业是相互相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