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一大型购物中心举办了一个名为“斜槓青年潮力计划”的主题展,为匹配与新生代相适应的消费场景,以“不被定义的斜槓青年”为切入点,打造贴合时代潮流趋势与文化格调的潮人社交主场。展内有躺赢躺椅区、巨型纸袋区、镜面打卡区、潮青COFFEE区等多个场景,映射青年当前的多面状态。 一些逛商场误入展场的人对于“斜槓青年”这一名词有点懵,拿出手机网上搜索一下,方知所谓“斜槓青年”指的是不再满足于单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个人群多以不安分的高学历青年人为主。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在内地有近亿“斜槓青年”,或许与活跃的创业氛围和思想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斜槓青年尤其多。 工作时间是上班族,下班后或者周末是另一身份,深圳这类“斜槓青年”很多。江兰在深圳是一名律师,口才极佳。她平时喜欢看脱口秀节目,无意中有一次自己录了一段吐槽老板的视频放在网上,没想到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积累了一点粉丝,就连老板都来点赞。她意外发现了自己脱口秀的天赋,便参加了一个脱口秀训练营培训,培训结束后她便在业余时间客串一些脱口秀活动,她下一个目标是参加电视台举办的脱口秀大赛。 Kith是一个在深圳创业的港青,他有一门家传的做叉烧的手艺,做出来的叉烧很好吃。白天他在门店里做叉烧卖叉烧,晚上收档,便和他的搭档,一个深圳的小伙伴一起组成一个乐队,起初是仅凭兴趣在街边弹唱,Kith带有港味的嗓音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慢慢地有一些大型活动场所开始邀请这个港深乐队组合去演出,开始给他们演出费用。深港两地疫后复常通关后,很多大型深港两地交流活动陆续登场,主办方希望有港青参加,Kith一时成了争相被邀请的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