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天的我们正在拥有新老列强们都难以企及的“大棒”时,能否摆脱“历史周期律”,实现与之迥异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将是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共同期待的未来。[全文] 81年前的库尔斯克战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苏德两国战后、以及二战后世界的政治走向,今天的库尔斯克2.0也许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俄乌两国战后的政治走向。[全文] 如果美军战略部队资源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目前三大核项目的进度,到2030年代,其核载具规模几乎等同于今天的美国。这是美国当下资源能做到的上限,如果在2010年,美国的可部署战略武器储量还勉强等于中俄之和;到2027年,最不乐观的情况下美军的核力量几乎只有中俄之和的60%。[全文] 为了确保美国战时介入东亚的能力,美国海军陆战队专门成立了新的濒海团。这些部队的建设目的就是在战时为美军提供一种在不危及预警机、价值16亿美元的驱逐舰或任何的高价值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向后方提供信息、封锁关键海域的新选项。[全文] 076很有可能是历史上第一种以ISR任务为主的现代航母。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中国式远程反潜思路的扩充,是对055和076组合威力的更好发挥。如果说“福建”号代表中国海军追赶世界领先水平的努力的线或许就代表中国海军创新思维。[全文] 西尔斯基在拆东墙补西墙维持战线的战术能力,也许确实可圈可点,但这本身就是在乌克兰最高决策层昏了头的大前提下进行的。终究还是因为种种限制,最终的实际意义也就那么回事了。[全文] 库尔斯克的磨叽确实使俄罗斯颜面丢尽,但问题是在乌克兰战争中,俄罗斯的颜面早就丢尽了,现在属于死猪不怕烫,反而专注里子。乌克兰在顿巴斯伤口未愈,这时再增库尔斯克的放血口,有可能让俄军的大磨叽酝酿成大杀机。[全文] 一次牵扯规模上万人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如果全部目的仅仅像当年国府派八百壮士守四行一样“为国际观瞻”,那肯定是用力过猛,但以乌军目前强力渲染攻占苏贾意义的心态,与其说是“指到哪里打哪里”,不如说是更现实的“打到哪里夸哪里”。[全文] 当“正道世界”连用以换取宝贵的化肥与粮食的鸵鸟蛋都不让人出口的时候,那主体人能做的,就是出口这些来自东方的钉子,在你摇摇欲坠的旧世界地基里头砸出一个又一个坑洼。[全文] 普京正在让让俄军恢复军事张力,随着时间推移,俄军的战略正在向更深层次反制欧美战略的方向发展。[全文] 未来某个关键时间点,如果中美俄之间的紧张态势发展到某种程度,北极上空开始频繁出现中国战略轰炸机,那对于美国的压力自然也会比我们的战略轰炸机在本土上空盘旋给到的压力更大[全文] 赖清德能在“台独”议题上作多少妖,都取决于美国的“保驾度”。在美国“保驾度”高度不明朗的时候,他不敢作太大的妖。既然如此,“汉光”演习就没有什么可大张旗鼓的。[全文] 正在第三次试航中的福建舰被观测到“疑似”进行舰机匹配科目的同时,美海军下一代舰载机F/A-XX的预算却遭到大幅缩减,大洋彼岸的这一动态,是“想明白了”的体现吗?[全文] 乌克兰士兵说,如果战争可以结束了,我可以去全世界旅行,然后参加国际赛事,然后找一个伴侣一起重建乌克兰。我还想再去一趟中国,找到合作伙伴然后在乌克兰搞点生意。而俄军特种部队的军官说,我计划去森林里散步,用假肢走进森林,享受大自然。我还想拜访几个国家,去中国看一看。[全文] 为了达成“2032年将2%GDP用于军费”的目标,加拿大宣布将建造12艘可在冰下运作的常规潜艇。这些不符合美国的需要,但可以加拿大维护主权的潜艇,让美国还不大好批评,只能心里暗骂:你这个滑头![全文] 新导弹的研制计划似乎让人觉得在俄乌战争开战两年半以后,欧洲人似乎终于要在防务领域支楞起来了。但潜在低迷的需求甚至会使尚在腹中的欧洲本土巡航导弹的“复兴计划”最终沦为泡影。[全文] 即便F-16是一款俄军不容易对付的武器,但它首先是一种兵器。如果F-16被赋予了过高的、超越其军事意义的期望和宣传,那么“站得越高摔得越狠”这个道理依然适用于所有德不配位的兵器和军队。[全文] 这场所谓的电子战,不仅与事实不符,而且原理也不成立。从战争发展史看,电子战追求的目标从来不是大范围对相关地区展开“全频带阻塞干扰”,而是一定功率下的针对性精确而快速地打击。[全文] 日菲两国“火线”签署《互惠准入协定》背后有各自的利益考量。然而事实上,日本根本不可能成为菲律宾的“友军”,菲律宾深化与日本的军事防务合作,显然是弊大于利。[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