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这个朝代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这个朝代的出现,让中国历史从中古时代进入了近古时代。宋代,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文弱的,因为它的重文轻武,因为它的外强中干,因为它的强干弱枝,因为它的每战必败。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宋代即使这样,都坚持住了三百年的历史。 公元960年,到公元1279年元朝灭南宋。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罕见的,北宋和南宋的关系跟西汉和东汉是不同的,东汉和西汉中间出现了短短的断代,但南北宋之间却是没有。这个跟东西晋之间是很相似的。不同的是,两晋之间没有超过三百年。另外一个,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本身西晋的琅琊王,但有一个说法是司马睿根本不是司马家的孩子,而是琅琊王抱养的孩子,用来世袭琅琊王的,只是用晋室国号而已,而南宋的赵构是宋徽宗的嫡子。 北宋在1127年被灭亡后,康王赵构躲过这一劫,在南方视察,后来在舟山称帝,一路海上飘荡,最后在杭州落脚,并且定都杭州,把杭州称为临安。这个是北宋朝的延伸,而非断代。宋朝的政策跟别的朝代不一样,重文轻武,所以导致在对外战争中连连失利。北宋自宋太宗后,将国策定位防御性国策,对西夏,对辽国的战争中失败居多,就连评书杨家将中都说,杨家七儿出,只见六郎回。可见当初战争的惨烈性。 北宋的军事虽然比较弱,失去幽云十六州,由于战马和天然的屏障不再,导致北宋的军队以步兵为主,对于游牧民族的骑兵来说是明显较弱的。同时,丝绸之路的阻断,导致北宋商业不得不另辟蹊径,从海上出发,因此北宋的商业,海洋文化非常发达,国外贸易也是非常的发达的。因此,经济上,北宋不输于其他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国和北宋在澶渊之盟后,相对进入了比较和平的时代,辽国的经济显然不如北宋,北宋货币经济非常发达,并且发明了纸币。当时被称为交子,同时,也说明了银行,钱庄的发达,当时钱庄的发达程度,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从洛阳去开封做生意,以往的话要带很多钱,很重的铜钱,但是有了钱庄连锁经营后,从开封的钱庄总号拿着信物去洛阳的钱庄分号可以提钱,这在唐宋时期叫做“飞钱”,这个举动在我们今日看来就非常的正常了,异地取款而已。可见,北宋的银行业的发达。 自从交子纸币出现后,北宋政府看到了纸币的好处中央政府调节地方财政和稳定物价,都比铜钱来的方便。在澶渊之盟后,辽国拿到了北宋大量的赔款,都属于北宋的钱,当时北宋的造币技术比辽国强很多。所以导致北宋的钱在辽国非常受欢迎,以至于辽国统治者那些土包子认为,干脆就用北宋的钱得了,也不造币了。北宋政府到了这个贸易差,所以在澶渊之盟后每年送给辽国的钱在半年之中通过货币之间的贸易差又赚回来了,而且赚回来的比北宋送出去的多的多了。在军事上北宋失利,在经济上北宋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北宋政府后来一看,干脆大量的印发纸币交子,充斥着整个市场,用交子作为货币来割韭菜。加上北宋政府开通宋辽边境的贸易,辽国用的都是北宋的交子,北宋政府用交子套现,辽国的金银硬通货源源不断的流入北宋。以至于辽国后来连打造兵器都请不到人,通货膨胀非常严重,北宋政府通过金融和货币本位,向辽国进行金融收割,辽国境内经济已经到了崩盘的边缘。短短的几十年,北宋政府活活的掏空了整个辽国,以至于后来金国打进辽国,辽国已经无力反抗,因为没钱了,不是因为辽国的战斗力不行,而是因为经济和财政崩盘,后勤跟不上,战士吃不饱,拿不到军饷了。这就是后来,金国连宋灭辽时,童贯20万宋军都挡不住小股的辽国溃军的原因。 到了南宋中后期,端平入洛时也是如此。大量的发行纸币,收割民间财富来用来抵抗元军,大量纸币发行下去,导致财政崩盘,通货膨胀一发不可收拾,结果钱还没凑齐,元军进入杭州,南宋灭亡。元朝,打通了西域,商业贸易频繁,纸币交子成了炙手可热的东西,后来元朝也大量的发行交子,走了宋朝的老路,迅速导致财政崩盘,短短的89年,元朝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