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军事演习顾名思义,就是部队模拟战争进行实兵训练,通常情况下都是出于作训和秀肌肉的目的,并不与战争直接挂钩,也不可能转变为战争行动。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以军事演习为手段进行战争挑衅的行为,那么搞不好就会爆发战争,除非被挑衅一方极度忍让;其二是打着“军事演习”的幌子完成兵力集结和部队调动,而实际上就是蓄谋发动战争。 第一种情况最直白的例子就是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自从东北沦陷以后,日本的“中国驻屯军”非常想跟关东军一样,以武力彻底占领平津和华北地区,所以从1933年长城抗战以后,就不停地弄摩擦搞事情事情。要明白,尽管这个驻屯军只有一个旅团不到6000人的规模,但是兹要与中国军队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那么其本土部队和关东军不可能坐视不理,战争就会爆发。 用什么办法能够挑起武装冲突或者制造流血事件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搞军事演习,而且是真枪实弹的实兵演习,要知道这个所谓的驻屯旅团分散驻扎在从北平到天津再到山海关的12个据点上,周围都是中国领土和中国驻军,一旦在演习中出现擦枪走火的情况,则日本人就可以恶人先告状,然后挑起中日战争。不过驻平津一带的宋哲元第29军非常“克制”,所以日本人找了很多次茬,也没有线日夜里,日本驻屯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的第8中队100多号鬼子,又在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的率领下举行“夜间军事演习”,这股日军驻扎在京郊的丰台,却跑到了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外进行演习,确实是猖狂的不行。期间有个叫志村菊次郎日本兵拉肚子,也不通知长官就去野地里方便了,而这个中队的鬼子一点名少了个,就以此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军事演习,即演习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利用演习为掩护完成战争准备,然后在军事部署完成后突然发起战争行动,所以这不是什么“转化”,而就是战争行动的前奏,同时它也需要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事件,但是要注意其中的特殊性。 当时捷克内部亲西方的势力有所抬头,于是出现了脱离“华约组织”的倾向,那么作为华约老大的苏联当然不会善罢干休。在双方进行政治谈判期间,苏军利用“华沙条约组织”的军事合作协定,在靠近捷克边境的波兰、东德两国的部分地区进行军事演习,同时还邀请捷克军队参加,毕竟还处在条约组织的框架内,所以捷克没有理由拒绝。 其实说白了,这就是苏军在演习的幌子下完成战役集结,因为苏联高层以武力推翻和改组捷克政权的决心已下,所以演习同时还有麻痹捷军的目的。1968年6月间,华约军事演习搞得热火朝天,并且很自然地转入捷克境内,期间有16000多名苏军滞留在捷克领土之内,与此同时,苏军大部队也利用这个机会,完成了在捷克国境周围的兵力调动与集结。 1968年8月20日的傍晚,鉴于政治谈判已经破裂,已经准备充分的苏军开始动手,特种部队以飞机需要迫降为由,顺利降落和占领了布拉格机场,随后空降兵大举到达,在苏联特工的协助下迅速控制了捷克首都的要害部门。8月21日凌晨起,集结在捷克周围的(苏军常驻几个华约组织国家)20万大军和2000辆坦克从四面八方突入国境,波兰、东德和匈牙利的部分军队也参与了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