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并不是嘉楠科技第一次冲击资本市场了。2016年,嘉楠科技就计划通过A股上市公司鲁亿通,以30.6亿元收购其100%股权的方式,变相******深交所,但由于有“借壳”之嫌,嘉楠的第一次上市计划被叫停。 2017年8月,嘉楠科技申请挂牌新三板,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券商的三番问询后,最终挂版失败。2018年2月,嘉楠计划在港交所进行IPO,但在2017年取得的良好业绩并没能起作用,最终以IPO申请失效而结束。 企查查数据显示,嘉楠科技是一家通过专有的高能效ASIC芯片提供超级计算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成立于2013年4月,经过6年的发展和壮大,嘉楠成为全球比特币矿机的第二大厂商,且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两个领域均保持领先地位。 股权结构方面,目前现年36岁的董事长及CEO张楠赓持股16.0%,现年34岁的联席董事长孔剑平持股12.1%,现年34岁的董事李佳轩持股16.2%,董事Sun Qifeng持股5.8%。董事及管理层合计持股50.8%。 记者还注意到,为了平抑比特币市场不稳定的风险,嘉楠科技从2016年开始向人工智能芯片业务进行转型和扩张。在招股书中,嘉楠耘智也将自己的业务定位为“主要通过高性能计算ASIC(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研发,提供超级计算解决方案”。 具体到产品上,嘉楠科技选择了更下沉的端侧市场。相对于云端,终端留给AI芯片创业公司更广阔的市场,因此吸引了不少跨界玩家。既有传统SoC供应商,如全志、君正、瑞芯微等,也有依图、旷视、云知声、思必驰等为代表的AI算法供应商,还有算法+芯片供应商,如寒武纪、地平线月,嘉楠科技成为业内首家提供基于Risc-V架构的商用边缘计算人工智能芯片的公司。嘉楠科技是无工厂的芯片设计公司,其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供应商包括台积电、三星、星科金朋、日月光和矽品科技。 但是,目前从招股书披露数据来看,嘉楠科技AI业务的盈利能力都尚未显现,今年前三季度,公司AI相关产品仅实现了140万元的收入。有业内人士表示,嘉楠科技布局AI可能遇到市场竞争格局上可能竞争已经比较激烈、拓展细分场景困难等等。 对此,嘉楠科技表示,目前公司AI业务规模较小,未来计划平衡矿机业务和AI芯片业务,实现1:1的平衡,2019年公司的AI业务收入预计达数千万元级别。嘉楠科技当前专注于边缘计算,并探索智能零售和智能驾驶领域的应用。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虽然现在嘉楠科技的AI芯片处于量产出货状态,从矿机芯片到AI芯片,在设计基础方面会有一些相似点,但发展下去也并非易事,AI芯片看重的是具体应用场景下的AI,这些都跟挖矿差别较大。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嘉楠科技业绩九成依赖矿机销售,主营业务单一,上市后业绩变脸的风险会很大。此外,该公司转型AI,将面临人才、管理等众多‘短板’需要补齐,未来公司是否有能力在这个方向实现可观的销售额,目前还是个巨大的问号。”原标题:嘉楠科技赴美上市大部分营收源自矿机 募资缩水逾六成人工智能转型待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