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航记得,5年前,球鞋还只是属于小众文化。2017年,这个圈子开始上演一幕幕疯狂的荒诞剧。“以前很少有几千元上万元的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是真的喜欢球鞋,而是为了赚钱”。 秦航说,和部分盲目跟风的年轻人不同,确实有很多老顾客有球鞋情结,有人会拿着10多年前的鞋子来保养。他觉得这种鞋虽然不适合穿,但能用于收藏。“他们怀念有故事有温度的鞋子,和背后或温情或感人的故事,而不是APP上的曲线图和一串串红绿的数字”。 前不久,央行上海分行近日发布《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明确认为“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 如今的顾阳已很久没有买鞋。他说,新鞋到手后,已经没有当初那种让他特别兴奋的感觉,有时候可能到货一周,才会拆开鞋盒。 对陈晓来说,今年9月,他的家庭微信群里有人开始分享大学生炒鞋暴富的文章,他突然清醒过来:“既然大家都知道炒鞋赚钱,这证明巅峰快要过去,我也该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