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该有、哪些不该有不再是糊涂账,谁来填、怎么填也有了硬杠杠。”登记统计制度愈发规范,让某连文书唐杰切身感受到减压减负带来的变化。 今年4月,师里依据《内务条令》《基层建设纲要》等相关规定,参照机关对口业务科室意见建议,梳理归纳了基层连队正规化建设所需“软件”资料和登记统计项目,取消了《手机出入柜登记本》《在外人员管理登记本》等一批“本本”,让饱受登记统计之苦的营连主官和文书们拍手称赞。 “纠治‘五多’就像治病,要盯着患处用药、直击病根。”师里要求,除《基层建设纲要》《党支部工作条例》以及军以上单位明文规定外,各级不得随意要求基层将业务工作上会研究,更不得动辄要求专题研究。单项工作能纳入每月全面建设形势分析的,不得单独开会、单列议题、重复分析。 “基层点名不超过15分钟、连务会不超过1小时、交班会不随意扩大范围。”自从出台会议活动统筹审核制度,该师通信营教导员余林源明显感到开会、陪会和候会的次数少了,会议的时间也短了。翻阅会议活动统筹审核制度,其中明确规定:严格控制会议活动数量,避免层层重复开会;师团每周大交班,时间一般不超过40分钟;营连结合交班安排部署其他工作,总时长不超过90分钟。 “严格按规章制度办,大家就都容易了。”这一点,某团宣传股股长高传伟有深刻的体会。以往但凡遇到大项教育,团里就要求机关第一时间整理要点、编印理论题库,还要定期组织理论测试,不但增加了机关负担,基层官兵也叫苦不迭。如今师里规定,师团两级不得编印“口袋书”,不增加战士背记内容;按上级要求需要每月组织的考核,要统筹合并,原则上每月最多组织一次综合性理论考核。 一名服役14年的士官说,通过改进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口袋书”少了,官兵们理论学习的成效反而提高了。 “以前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只用半天就能搞定。”今年5月驻训准备工作展开时,团里要求各连统计上报装备数据,高效便捷的录入系统让某连文书张勇格外欣喜。 该师作训科科长介绍,今年以来,师里结合战备数据库建设,研究论证建立局域数据中心,破除部门间信息壁垒。目前他们已经实现部分信息数据共享,基层只需在数据库更新原始数据,便可完成各类装备数据统计工作。 通过信息手段避免了频繁向基层索要基础数据,官兵们不再反复做无用功。另一端,机关对文电通知的严格管控同样让基层感到一阵清风。 不随意提高批假权限和降低外出比例、不随意占用双休日出公差、搞活动……对于“充分相信基层、还权基层”,该师党委的理解是,坚决防止和杜绝“权力上收、责任下放,统得过死、管得过多”,使层级管理、层级负责成为基层经常性工作新常态,让基层“自己的日子自己过,自己的孩子自己抱”。 基层干好自己的事,机关也要用好自己的权。提起机关服务理念的转变,官兵们纷纷点赞:耐心倾听,用心解决,一声“马上就办”让大家心里倍感踏实! “马上就办”是该师利用强军网开办的一个“吐槽”平台,官兵既可以反映个人诉求,也可以提出意见建议。打开“马上就办”的界面,可以看到,官兵反映的每个问题都有相应的业务科室详细解答,从讲解政策规定到办理流程进度,全程透明公开。 “为基层解难帮困必须紧抓快干!”师党委立下铁规:一般问题,当天解决不过夜;需部门以上领导审批的,三天之内妥善处理;需常委会研究的,一周之内予以答复。 部队把官兵捧在手心,官兵把荣誉举过头顶。今年开训以来,该师在陆军和军区组织的比武竞赛中捷报频传,勇夺4项团体第一,5项个人第一,斩获17枚奖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