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镇赉县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县。由于地理位置及气候因素,镇赉县形成一半水田一半旱田的种植特点,水稻与玉米一直是当地村民主要的种植作物。但由于并未形成规模化经营,靠卖粮食的收入并不高。直到今年4月前,镇赉县还尚属贫困县范围。 “在稻草使用上,村民基本都是卖给生物燃料厂,很少用来做动物饲料,收获完就被废弃、焚烧了,当时我们考虑如果由我们收购稻草并加工制成饲料,整个过程的成本比较低,也能为村民带来一些额外收入”。 和稻草收购同理的还有玉米。作为优质青储饲料的原材料,玉米在当地的收购价格也相对较低,村民在收获后还需要脱粒才能卖出。而依靠养殖产业,玉米可以整吨卖出,减少村民自己的加工环节,也能在收获的第一时间售出。 记者从镇赉县扶贫办了解到,养殖基地的成立和发展主要通过务工、青储饲料订单以及稻草订单带动村民增收。“比如企业需聘用20至30名贫困人口,每人每月可增加工资性收入3000元左右,而青储饲料每年需要1.8万吨,可以带动近300户贫困户参与青储饲料种植,相比过去销售脱粒玉米,每户可增收4000元左右”,镇赉县扶贫办主任孙宏宇表示。 今年4月,镇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张会臣觉得,扶贫产业确实是建立养殖场的契机之一,但是也要为长远的发展做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