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板八边境派出所“枫桥经验”打造零发案瑶寨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1-27

  防城港11月26日讯(记者周隆富 通讯员杜小律)连日来,防城港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板八边境派出所民警利用业余时间,帮助边境有困难的瑶族同胞抢收成熟的稻谷,被当地边民亲切称为“秋收110”。今年以来,该所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目标,深化“枫桥经验”,探索“农村警务改革”,推动警队负责制落地见效,有效促进了当地警民关系,提升了边民的安全感满意度。

  在板八边境派出所每个民警的包里,都会装着一沓警民联系卡。走村进屯时,民警们都会逢人就发,“老乡,这是我的名片,需要我的时候记得打上面的电话哈!”拿到联系卡群众都会和民警打趣,“好的,有酒喝我一定叫你!”“放心,有事一定打电话给你们,不管白天或半夜。”

  在群众们有其他忙需要帮的时候,民警们逢叫必到。“尹所长,我们村老邓家的稻谷成熟了,可是没有人手收割,能否帮想想办法呢?”前不久,板八边境派出所所长尹剑鸣接到辖区内细坑村一位村民的电话。

  尹所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利用业余时间联合村委,组织人员义务帮老邓抢收稻谷。在烈日下,民警们镰刀飞舞,割的割、搬的搬、装的装,一派忙碌的景象。收割完成后,老邓看着打谷筐里一粒粒饱满的稻谷,向民警伸出了大拇指:“没想到来了这么多警察帮我收割稻谷,实在是帮了我们家的大忙啊!”

  不光是老邓家的田里有民警的身影,大坑村、和平村等辖区内的五保户、贫困户的稻谷,民警们都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人手帮忙抢收。

  因峒中镇地处偏远,上一辈村民接受文化教育程度偏低,再加上当地部分村民意识淡薄,没有给小孩上户口。

  前不久,板八边境派出所民警在峒中镇细坑村走访时发现,有两个贫困户的孩子读小学了还未上户口。没户口就意味着不能享受低保、边境三公里补贴、农村医疗保险等诸多国家优惠政策。

  所长尹剑鸣介绍,了解情况后,所里立即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为孩子和父子申请免费作DNA鉴定。目前材料还在准备当中,如果确定是父子关系,即可为贫困户孩子办好户口。

  “村民的主要收入是靠玉桂和八角,派出所民警为了村民的这些收入操了不少心。”细坑村村支书邓有佃介绍,平时,村民上山摘下来后,由于信息渠道少,村民只好在板八街日拉到街上去卖,但这样卖不了多少,也不得价钱。

  民警走访了解后,联系城区的电商和物流,帮助村民将玉桂八角卖到东兴和防城等地的收购商手中,助力村民增收。

  细坑村有600多人,全部是瑶族居民。在每年的“三月三”和“四月八”,瑶族同胞都会举行阿宝节,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对唱山歌、情歌。在这天,该所民警会主动前往做好安保秩序。

  此外,当地的瑶族服饰属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所还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民宗局汇报,将其作为民族团结、警民共建的重点进行创建,推动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和保护。

  板八辖区内的矛盾主要以山林纠纷为主,警力下沉后,该所联合峒中镇党委政府,形成政府、派出所、村委三级管控责任机制,及时发现苗头隐患,迅速找准症结进行解决。“今年已经处理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均未造成不良影响。”尹剑鸣说。

  日前,记者在峒中镇板八、细坑、大坑村采访时,一提到板八边境派出所时,当地群众纷纷表示和民警们都非常熟悉,一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民警。在村子里采访,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线,因为没有案件可以报警。”“对于派出所的公安们,我实在想不出对他们有哪里不满的。”

  尹剑鸣介绍,当地的民风纯朴,村民之间很少有脸红的时候,偶尔有的一些纠纷,都会在村子里解决了,就算报到了派出所,凭着民警们打下坚实的警民关系,都会成功调解,当事人握手言和。

  据统计,今年至今,板八边境派出所辖区内的几个瑶族村庄案发率仍然为零。区他村子有的数起案例,也全都破获了。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