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模范轰炸机大队”飞远海、打边界,飞行航迹从平原到高原、从本土到远洋、从境内到境外,验证不同时段、不同天候、不同作战背景下武器装备极限作战性能、战术战法运用,实弹攻击能力实现了从昼间到夜间、从陆地到海岛的跨越。 “‘战神’亮剑海天,彰显大国之威。当在数千米高空眺望宝岛时,我们感怀宝岛在祖国怀中、祖国在我心中;当飞出海岸线数千公里时,我们慨叹东海不大、太平洋不远;当与外国军机激烈对峙、间隔距离几十米时,我们坚信背靠强大祖国,寸步不让。”空军航空兵某团政委魏长春说。 “看,太平洋到了!”回忆起4年前第一次驾驶轰-6K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团参谋长袁俊仍旧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2015年5月,时任“模范轰炸机大队”副大队长袁俊和机组成员驾驶轰-6K飞机从某机场起飞,代表中国空军飞越宫古海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远洋训练。深蓝色的太平洋上空,从此留下了中国空军战机的身影。 “我是中国空军,正在执行例行性训练,请不要干扰我行动。”一次远海远洋训练,“模范轰炸机大队”任务机组按照既定航线实施训练计划,面对外国军机的抵近跟踪干扰,他们从容应对,勇敢坚定地向前飞行。 “祖国利益所至,我们航迹必达。”今年7月,在“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强军兴军”主题赛中,获得银奖的“模范轰炸机大队”飞行员陈劼讲述了他作为全团最年轻的副驾驶,同战友驾驶战神巡海天的故事。 “那次实弹攻击的难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谈到今年初春的一次演练任务,“模范轰炸机大队”飞行员宫玉龙说。 那次,宫玉龙参加陌生环境下夜间突袭某海岛目标演练任务。升空前,除了目标经纬度和几条河流作为参照外,他和机组成员没有其他任何攻击信息。不用说打掉这个目标,就连找到目标都很困难。 更大的难题还在后面。当宫玉龙和机组成员驾驶战机低空飞赴海上目标区域时,发现海岛上空水气很大浓雾笼罩,目标隐藏在悬崖峭壁背后,使得目标搜索识别变得更难。 思维飞速运转的宫玉龙与机组协同配合,快速定下攻击方案,综合运用参照物方位数据后,果断选择攻击角度、速度,操纵战机一次进入攻击航线就准确找到目标,随即俯冲而下将目标摧毁。 “年轻飞行员能有机会执行这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得益于大队给飞行员搭建的舞台。”宫玉龙说,大队打破思维惯性,让飞行员动力很足。 有多大本事,就给你多大舞台。去年,空军“金飞镖”竞赛考核任务下达后飞行员纷纷请战,但参赛机组名额有限,于是大队决定,谁在团里组织的航理知识、飞行技能和体能摸底考核中名列前茅,谁就有参赛资格。 为了能够获得参赛资格,飞行员陈焕给自己制定了一套魔鬼式突训计划,最终以全团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空军竞赛考核当天,陈焕与机长袁俊驾驶轰-6K战机,远程奔袭对陌生预定目标实施昼夜间突击。最终,机组以近乎满分的成绩摘得“金飞镖”。 近年来,“模范轰炸机大队”成为全团人才培养的加油站,不少年轻飞行员走上飞行中队长、大队长、团领导等岗位,向兄弟单位输送了一大批中坚力量,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