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环境长周楚顺、周继红是全市城中村环境长队伍中的一员。目前,全市1776个城中村全部落实了环境长,大部分环境长开展了实地行走,组织并参加城中村“环境清洁日”活动。 根据深圳城中村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要求,各区(新区)在辖区内统筹安排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挂点担任各城中村“环境长”,每周至少深入挂点村实地“行走”一次,找准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破解城中村市容环境整治后重复反弹的难题。 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冯增军介绍,城中村、背街小巷,这些地方是深圳市容环境和市容秩序,以及环境卫生最薄弱的地方。为什么要副处级以上的干部来担任环境长呢?就是考虑到解决市容秩序问题、环境卫生问题,实际上需要调动多方资源和各方参与。由副处以上的干部担任环境长,可以发挥他们的协调能力,以及调动各方面的资源,还有领导的重视层层压实。 据了解,在现任上岗的环境长中,有组织部门、宣传部门等多部门负责人,他们都来支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通过亲身参与,对城中村的治理也有了更多理解和支持。城中村路面、背街小巷、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处都是环境长的巡查范围,共涉及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公共设施三部分,例如,检查城中村路面、背街小巷有无卫生死角,有无暴露垃圾、泥土、沙石、污水和乱堆放的其他杂物,有无烟头及口香糖污渍,路面是否脏污;检查城中村垃圾收运是否及时,垃圾收集容器有无垃圾满溢现象;检查城中村有无乱摆卖、乱挂晒,有无超门线经营现象;检查雨水篦子等排污渠道是否干净畅通,有无垃圾堵塞,有无异味等等。深圳城中村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对环境卫生的细节都有要求。 为了压实环境长的责任,各区城管部门每周编辑一期《环境长和清洁日活动简报》,报区主要领导和市创文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于环境长不尽责、清洁日不开展、走形式等问题进行通报。市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总指挥部办公室(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将会同市政府督查室采取调研、约谈、“飞行检查”等方式对各区(新区)整治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并向市政府报告工作情况,督促“环境长”切实履职,亲自到负责的村内行走,解决市容环境问题。同时认真组织辖区党员干部、股份公司、商家、社区居民、志愿者、物业公司等群众力量一起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和强大的舆论氛围,杜绝“环境长”空挂虚名,不得搞形式主义,出实招硬招提升改善城中村的市容环境。 与开展环境清洁日、设立环境长同步,我市还开展了城中村环境卫生指数测评,三大举措压实责任,把居民老百姓都动员起来,提高参与性,形成城中村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三板斧”。 城中村环境“月评”制度是将城中村全面纳入街 道环境卫生指数测评,每月单独发布城中村环境卫生指数,督促指导各区(新区)找准问题、精准施策,及时抓好整改落实,补齐城中村环境卫生的短板。 8月份起,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对全市城中村单独开展“月评”工作,每月单独发布城中村环境卫生指数,该指数排名包括街道排名、区排名。目前,已经连续发布了8月份、9月份的全市城中村环境卫生指数测评排名,相关结果和内容定期公开发布在《深圳特区报》上。8月份,深圳市城中村环境卫生指数为79.05分。自9月份起,深圳市城中村“月评”进一步优化完善,每月每街道测评考察10个城中村,考察内容包括城中村环境卫生、市容秩序、集贸市场、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容器、城市家具等8大模块,考察更全面、更准确。9月份深圳市城中村环境卫生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仅为77.42分。 从测评的情况看,城中村确实是环境卫生的短板,说明问题很突出。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包括散在垃圾及烟头较多、“六乱一超”问题突出、垃圾收集容器不洁等。这一方面说明城中村的环境卫生保洁和巡查标准不高,散在垃圾未能及时清理,滞留时间较长,另一方面也说明城中村居民乱扔垃圾、商家乱排污水等不文明现象比较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