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龙江森工东京城局公司榆树川林场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职工群众收获满满。进入冬季后,种植户们抢时令、忙生产,期盼能赚个“盆满钵满”。 进料、拌料、打袋、入蒸锅、接菌、装车……走进榆树川林场食用菌菌场,室内热气腾腾,种植户们在各项生产工序中井然有序地忙碌着。此时,室外寒气逼人,但仍挡不住群众的致富热情。 “这是去年年底新建的菌场,总面积有500多平方米。”菌场负责人程树彬说,每天做菌生产从清晨6时起,一直干到15时,夜间还有专人负责菌种杀菌,整个菌种生产周期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末结束。据了解,这个菌场菌种日产量达3万袋,年产量可达600余万袋。 在菌场内,种植户们你一筐、我一筐,待运输车装满菌种后,随即又运往下一道生产工序。“以往用车辆运送菌种过程中,包裹菌种的塑料菌袋相互间会发生挤压碰撞,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种植户张庆东说,大约每千袋菌种会产生50多袋废弃菌种。 为了提高菌种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完好率,种植户们设计改装了运输车的架子,将原先的一层隔断架子改为三层,压缩菌种筐的空间使其保持紧密不松动,同时又将装运菌种的铁制筐改为塑料筐,减轻菌种袋的磨损程度。实践证明,这个小创新带来了好的效果,运输菌种的完好率达到了100%。 目前,榆树川林场食用菌种植户87户,占林场住户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种植食用菌规模达到900余万袋,去年林场食用菌产值实现2000多万元。 “菌种进入发酵室后,要经常翻菌、调空温度、及时通风等,这些管理措施是为了保证木耳菌的健康成长。”聊起食用菌种植,正在菌房忙碌的种植户孙叶华不禁喜上眉梢,满口全是“经验之谈”。她说,这些年通过种植食用菌,家中每年都能增加五六万元的收入,食用菌给百姓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效益。 种植食用菌,不仅使种植户们腰包渐鼓,同时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猫冬时做菌、夏秋时采摘,在食用菌生产中当小时工,每年能挣个万八千元。”在菌场接菌帮忙的退休职工刘志林说,有这么好的挣钱机会,他怎么能闲得下来呢? 走进冬日里的榆树川林场,看到的是种植户们繁忙劳作的场景,闻到的是四溢的菌香,听到的是群众对新年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