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的姬鹏飞,正在解放战场上激战正酣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中央的一则命令——让他改行当外交官。 因为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指挥员,率领部队东征西讨,而此时距离他成为指挥员也才过了8年的时间,在这之前,他一直在从事医疗工作。 更何况,姬鹏飞还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指挥员,在汝南战役中,时任苏中军区第七纵队司令员的姬鹏飞,率部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缴获数百门火炮和数百挺轻重机枪,俘虏6000余人,毛主席还因此发来贺电祝贺。 彼时的姬鹏飞,已然成长为我军着名战将,前途可谓一片光明。这个时候让他去担任外交官,他自然是不愿意的。 来到上海后,姬鹏飞向粟裕坦白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希望老领导能给他向中央求求情,让他继续留在部队。 “国家哪里需要军人,军人就要去哪里。军人的任务,不止在战场上。你是军人,国家有需要,将军别无选择。” 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官基本都是从部队中选拔的,一共有十二位,因此他们还有一个称呼,叫做——“将军大使”,时年30岁的姬鹏飞是最年轻的一位。 以至于在他离任时,时任东德总统威廉·皮克还当面称赞他是中国政府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并授予他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荣誉勋章。 1954年9月后,姬鹏飞先后被出任外交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代理部长、部长等职,时间长达二十年。 姬鹏飞具有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在处理涉外事件和外交谈判中,他始终坚持原则,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之贡献。 1979年后,姬鹏飞先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等职。 姬鹏飞在外交战线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不仅凝聚着他的聪明才智、辛勤付出,更凝聚着他的不朽功绩。 毛主席曾这样称赞他:“姬鹏飞是外交部的壮丁。”周恩来也评价他:“外交部没有姬鹏飞是不行的。” 2001年,姬胜徳接受审讯,被控以受贿罪、贪污罪及挪用公款等诸多罪名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不过,在2002年的时候,鉴于姬胜徳在狱中表现良好,组织上还是对他进行从轻处罚,最终将死缓改为无期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