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快速蔓延,疫情严重地区消费与生产活动近乎冻结,因贸易清算与避险需求,美元一路飞涨。虽然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正竭力维护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美联储本月先后总共降息1.5个百分点,目前利率已至0.00%~0.25%。此外,美联储亦祭出降准、QE等一系列宽松政策,但这些均无法压制美元。当前汇市的常规逻辑已被完全颠覆,市场进入了罕见的“危机模式”。 美元在利率几乎降至零的背景下连日暴涨,北京时间周四17时左右,美元指数报101.50点,创三年新高。美元已连续两周暴涨,上周美元指数涨2.71%,本周迄今已涨2.86%。 在疫情蔓延背景下,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已不是最重要的了。几乎所有央行的利率都在降,故美联储降息不见得就会显著削弱美元的吸引力。然而利率显然也不构成美元上涨的助力,美元上涨主要是疫情造成的美元避险、结算型需求走高所致。 疫情已打压了国际股市、债市、原油等金融或商品市场,许多机构不分什么金融品种,只要能抛售兑现成美元就可以,这其中有避险需求,同时也有结算需求,毕竟最大的金融市场在美国,容量也最大。 在实体经济方面,疫情几乎使生产、旅游、消费等活动中断,而这又使得许多公司,甚至一些实力不强的政府面临违约风险,所以无数企业及实力较弱的政府近期都在想方设法融入美元资金,这就推动了美元的持续上涨。 为了缓解美元流动性紧张,美联储已采取多项措施,如为美国公司重启商业票据融资工具,以及允许直接与美联储进行交易的银行和经纪商以股票和债券为抵押借入现金,但这些举措仍无法缓解美元资金的紧张问题,原因十分简单,那就是全球美元需求太强。 根据摩根大通的模型,他们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美元短缺已经翻了一番,目前短缺额为12万亿美元,约相当于美国GDP的60%。 未来美元需求仍将难以缓解,只要疫情不结束,那么全球经济就会持续受到冲击,美国的贸易逆差会被动缩减,顺差国也将挣不着美元,许多高债务国家的债务压力很可能越来越重,其拆入美元资金的兴趣也会越来越强,这样美元需求或呈螺旋式上升状态,如此美元的强势也将强化。 目前没人能预见美元走强大背景何时才能扭转,故汇市操作中不可逆势,一般应以持有美元为宜,而不能主观地依据技术形态去猜顶。 这几周绝大多数国家已跟风美国降息,且绝大多数国家跟进了美国的QE或其他数量型宽松政策。就在周四上午,欧洲央行突然宣布了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资产购买计划,时间将持续至2020年底。上述消息公布后欧元一度暴涨,但没多久又恢复跌势,不仅吐光涨幅,还创出新低。周四同上时间,欧元暂报1.0827美元,已相当逼近2月下旬低点。 目前欧洲已成疫情“震中”,且欧洲人多地窄,不如美国那么空旷,所以疫情预期可能坏于美国,这应该也是欧元总是难以走强的重要原因。当然了,欧元不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美元需求太旺。 最新数据是意大利累计确诊感染新冠病毒人数已达35713例,较前一天大增4207例,这很令人吃惊。此外,西班牙、德国累计确诊均超万例,法国累计确诊也相当接近1万例。 除欧央行外,许多央行也有类似的宽松举动,比如澳大利亚央行周四再次降息25基点(3月3日澳央行也曾降过25基点),且同时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注入了创纪录的127亿澳元资金。还有,周四有消息称,日本正在计划一项总额高达30万亿日元的刺激方案。 上述措施并没办法推动这些货币持续上涨,顶多只是缓和一下市场对这些经济体的忧虑情绪。未来投资者差不多可以忽略所有非美当局的宽松行为,着重点仍侧重于美联储动向,或者说侧重于美元的流动性能否改善。 英镑在主流币种中的跌幅也许是最大的,本周同上时间报1.1538美元,创出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本周英镑迄今累计跌了6.10%,上周跌幅也高达5.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