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广大政法干警在战疫情、防风险,护安全、保稳定工作中,身先士卒,不畏艰险,全力以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亲可敬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法制网从今天起开设“战‘疫’·英雄谱”专栏,敬请关注。 “郑所长不在了,我们说啥都要送一程。”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最偏远的武安镇老街村赶来的村民这样说。 1月24日,除夕,突如其来的重病,让郑勇被迫离开岗位到医院就诊。长达13天的抢救、至亲好友的呼唤,也没能将他留住。 按照丈夫临终前最后的委托,郑勇妻子将他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共计3492元作为特殊党费郑重地交到大队党总支书记手中。 按照队里的值班安排,郑勇带领辅警谷雄峰、张存福值守南漳县城的金漳警务平台岗亭。其间,3人还负责前往江华厂三岔路口开展疫情防控、交通检查登记等工作。 13时许,正驾驶警车开展疫情防控和街面巡逻的郑勇突感腹部疼痛。他把警车开回平台,交待好工作后自己驾驶私家车赶往医院就诊。家人久候郑勇未归,妻子打电话催问,才知道他已躺在医院。 “没事儿,你先回去吃团年饭,吃完给我带点就行了,我打完针还要回去搞疫情防控。”妻子赶到医院,正在打点滴的郑勇安慰她。 大年初一上午,郑勇的病情再度加重,开始陷入昏迷。他两次紧急转院,被确诊为急性肝衰竭后送至襄阳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 安集警务区辖区,是武安镇最偏远的地区,与临市交接,人口流动性大,过去人称“小温州”,治安环境相对复杂。 12年来,郑勇坚持不落一户上门走访,同群众唠家常、聊时事、话人情,宣传防火、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时间久了,安集的群众大都认识郑勇。 莫父葬礼,郑勇不仅到场,还将自掏腰包买的两瓶好酒洒在了老人墓前。他晓得,老爷子生前好喝两口。 “师傅常说,人民警察就得为人民服务。执法要刚,服务要暖。”郑勇的徒弟、南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秩序科民警孙宇说。 当年郑勇还在武安镇派出所工作时,有个别违法人员想减轻处罚,就绕弯子找到与郑勇私交最好的民警胡宗忠帮忙说情。 南漳县公安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家元说,郑勇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从警23年没有收到一起投诉。 郑勇生病后,南漳县公安局党委向全体民警发起募捐。短短5天,全局300余名民警积极响应、捐款15万元。 南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秩序科一共有3名民警、3名辅警。2019年,经郑勇等办理的涉及交通刑事案件有140余起,约占南漳县公安局全部刑事案件的56%。 在队里,郑勇主管的交通法制工作,多次在省、市、县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他个人也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连续3年被南漳县公安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9年,南漳县公安局部署开展“云剑”行动,交警大队也及时开会商讨哪位同志担任追逃专班负责人。 行动中,郑勇带领追逃专班仅用8天,转战襄阳市襄城区、宜城市、南漳县等多地,连续抓获4名网上逃犯,提前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因破案迅速,郑勇获得襄阳市公安局嘉奖一次。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不断加重,郑勇往街上跑得越来越勤:“每个交通卡点的设置、相关标识标牌的位置,我们都要检查一遍,再检查一遍。疫情来了,一点问题也不能出。” “每次面对选择,郑勇考虑的从来不是‘我需要什么’,而是‘集体需要什么’。他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南漳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朱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