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让供暖能源更加多元,今年取暖季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对于有涉气排放的企业,坚决杜绝“一刀切”。在今年生态环境部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中,一律没有涉及强制性错峰生产、大范围停工停产等要求,坚决反对“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既要保生产,又要保蓝天,相关部门和企业都实施了哪些举措呢? 河北衡水的这家汽配生产公司,在2016年投入了近一千万元,配备了这套环保设备,让氮氧化物排放达到了5毫克/立方米,低于国家标准近十倍。但在前两年,供暖季重污染天依然要停产限产,而今年,公司被评为生态环境部A类企业,按照规定,将不再实行停限产。 河北隆春通用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华峰说,一停产限产我们的锅炉一开一关,成本就要增高10%到15%,现在这部分成本我们就省下了。进入十月份,我们汽车行业进入旺季,原来我们供应保障不了,造成了个别客户的流失,现在产品供应能够完全保障,订单比原来能增长10%左右。 今年,生态环境部将涉气企业分为A、B、C三类,全面达到超低排放的A类企业,不需限产或停产。B类、C类企业,在停限产管理上,也与以往不同。马明博的公司,属于B类企业,原来他一般只能提前一到两天收到停限产通知,现在每隔十天,他就会在公众号里,看到未来十天的空气质量预报,提前了解限产规定,调整自己的生产计划。 衡水优捷特石油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明博说,10月28号,我们收到一个预计11月1号到6号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10月28号到11月1号,我们把所有的涉气工序都打开,提前生产出来产品。到11月1号的时候,我们会停掉50%的涉气设备,人员已经提前安排到非涉气工序。 马明博介绍,在他的生产车间,还多了一套监测设备,车间生产和环保设备的用电量,都会24小时不间断地通过它实时回传到当地生态环境局的电子平台。在这个电子平台上,每家企业生产和环保设备的使用情况,都清晰可见。 目前,衡水市共有1700余家企业纳入到这个平台,相对于过去依靠环保执法人员现场巡查,这样的电子监测不仅节省了人力,对企业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等行为的防范也更加有效。 天空蓝的实现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是逐渐的,生产与民生以及天空蓝靠科学兼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