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全市上下从“全面、全域、全力、全民”四个维度发力,围绕“五美五好”(生态美、环境美、业态美、人文美、常态美,绿色发展好、生活品质好、产村融合好、乡风治理好、长效管护好)宜居宜业和美建设目标,始终以争创第一的奋斗姿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为全市探索高水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了美丽宜居的基础。 全市十大板块根据各自特点,因地制宜,创新“配置”各类工作法:张家港制定“一村一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档案;吴江区在民营企业聚集、外来人口众多的村庄探索“红黄绿三色榜”管理体系;吴中区探索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张网、双联合、三随机、四个一”新模式 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实乡镇主要领导挂钩人居工作制度,实现“市-县-镇-村”四级领导干部挂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自然村庄全覆盖。 根据镇村布局规划: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村庄打造特色康居乡村;一般村庄适度建设,逐步提升;搬迁撤并类村庄保持干净整洁,保障现有基础设施稳定运行。 每月以“人居办+第三方”飞行检查方式,随机开展明察暗访。坚持问题导向,落实“通报-整改-反馈”机制,全面压实责任。 “整治”与“建设”并举。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按照特色精品、特色康居、特色宜居三级体系,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苏州的美丽乡村不仅颜值高,而且“里子”实。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净美家园”等系列活动。目前,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占比、开展长效管护行政村占比均达到100%。 联动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四园一景”(美丽庭院、美丽菜园、美丽果园、健身公园、美丽村景)建设等工作,广泛开展示范创建、星级户评比、积分激励等方式,激发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 统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盘活土地资源,实现乡村业态“接二连三”,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下一步,苏州将继续秉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韧劲,锚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建设行动,打造魅力无限的“锦绣江南鱼米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