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执拗的太湖“摆渡人”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2-09-22

  “梅花”台风刚走,太湖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离下午开船还有半小时,沈敏菊和妻子早早地守在了福彩号船边的等候室。

  今年62岁的沈敏菊,是苏州太湖地区唯一一个不接壤陆地,且有居民居住的岛屿——光福镇漫山岛的村民。

  沈敏菊做这个太湖摆渡人已经有31年了,周围人劝他赶紧找接班人,可沈敏菊还是不放心:“会开这个船的人能找到,但是他们没有驾驶证,我还是再坚持一下。”

  1991年4月13日,正在浙江余姚做生意的沈敏菊接到来自家乡的电话。当时的村支部书记告诉他,村上的摆渡人5月1日就要走了——16岁就学开运输船的沈敏菊成为接手摆渡人工作的最佳人选。

  当时,沈敏菊正当而立之年,家里有老人要照顾,孩子上下学也要接送。可沈敏菊硬拉着妻子一起开船。开始,夫妻俩还常常拌嘴,慢慢地,姚秀芳知道自己拗不过,也变得越来越支持丈夫的工作。

  2000年除夕,沈敏菊和家人吃完年夜饭,家门就被敲响了——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村民喝了太多酒,急着去附近木渎镇的医院看病。

  人命关天,沈敏菊二话没说就上了船。凛冬的晚上,为了接看病回岛的村民,沈敏菊就这么在船上合衣守了一宿。

  对他来说,这是常有的事。虽然辛苦,沈敏菊却从来没有怨言,“我开这个船是为了岛民方便,不是为了自己方便。”他笑着说。

  渡船单程行驶距离3.63公里,需要16分钟,福彩号每天上午7点半从漫山岛驶出,下午两点半返程,周一到周五每天一个来回,周末和节假日每天两个来回。

  1991年以来,除了海事局通知的特殊天气封航之外,“船老大”从没休息过一天。沈敏菊知道,他的身体不仅属于他自己,也属于全体漫山村的村民。

  1999年,沈敏菊生了一场病,要连续打点滴。太湖卫生院的医生态度很坚决:“你不能再上班了,现在还天天开船,身体肯定不行。”

  在那14天里,沈敏菊依旧每天7点半载着岛民上岸,然后他跑去太湖卫生院挂水,下午2点前又匆匆赶回码头,载着村民一起回岛。

  2000年冬天下了场大雪,正值年关,岛上的许多村民要采买年货。沈敏菊的儿子恰好选在这时办婚礼。宾客已经坐满了院子,亲友都在家中帮忙,新郎的父母却不见了踪影——他们把婚礼的事情安排好,照常开船去了。

  很多人都说,你儿子结婚,不好休息一次吗?沈敏菊摆摆手,“我不好休息的,我休息了岛上人家不方便”。

  从木质船到铁船,再升级为现在的“福彩号”小渡轮,船已更换过3艘,“船老大”的固执却一直没变。

  如今,岛上的村民早已熟悉“船老大”的脾气,大伙儿的规则意识变强了,后来也没有人再劝他,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此前,这座旅游小岛都没有个像样的厕所。国庆假期将至,岛上的游客慢慢变多,装洁具的人着急,找沈敏菊帮忙“载人的时候捎过去”。

  看着那些笨重又庞大的洁具,沈敏菊一口回绝了。30多年来,岛上的许多建材都是沈敏菊开着船一趟一趟渡过去的,可他从来不让这些货物和岛民一起上船。

  每天清晨7点,沈敏菊和妻子提早半小时检查各个零部件,打扫卫生,做好开船前的消杀工作。等有人登船时,刺鼻的味道已经散去,他们开始分发疫情防控宣传材料,提醒大家戴好口罩。

  虽然他自己不太精通手机操作,却总是认真地指导船客扫船上贴着的场所码,再亲眼看着船客把登记表填写清楚。

  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时,村民出了岛就没有地方吃饭,沈敏菊就在岛外的家里给村民们烧。反正自己吃什么,就免费给那些村民吃什么。那段时间,妻子姚秀芳总会觉得“家里的大米吃得特别快”。

  疫情期间,沈敏菊看到镇上的共产党员都奋战在抗疫一线,毫无怨言。在村民眼中,他们是新时代的“摆渡人”,“渡”的是更多人的幸福。

  这些“新摆渡人”的奉献精神、坚定信仰让沈敏菊深受触动,在他们的感召下,2020年,60岁的他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6月21日,沈敏菊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沈敏菊总是小心翼翼地照顾这些坐船的老人。他不仅找了块更宽的船头踏板,冬天湿滑,沈敏菊还用木条横向钉出了一块摩擦力更大的木质踏板。

  每当有年长的村民上下船,沈敏菊和妻子总是会上前扶一把。有时他们甚至忘了,他们自己也已经60多岁了。

  不过,沈敏菊也确实在寻找一个年轻、负责任又有驾驶证书的“接班人”,这样,他才放心把福彩号和岛上的老人托付出去。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