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二〇一九年)》发布:今年宇航发射仍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0-01-20

  2020年1月17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空间瞭望智库发布了《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对2019年的航天科技活动进行全面回顾,并介绍航天科技集团的“超级2020”宇航发射计划,以及首次火星探测、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三型火箭新型号首飞等重大航天任务。

  2019年,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航天战略地位,纷纷推进相关战略部署,世界航天发射活动持续保持高度活跃。据《蓝皮书》统计,中国全年共完成34次航天发射任务,发射了81个航天器,发射次数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发射的载荷数量和质量上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航天科技集团2019年共实施发射27次,包括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等备受关注的重大任务;研制发射的航天器质量占中国研制发射航天器总质量的91.7%,在宇航企业研制发射火箭次数和航天器总吨位两个榜单实现‘双榜’第一。”空间瞭望智库负责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2所所长于淼介绍。

  数据还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开展323次发射任务,成功将超过500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航天器数量占中国发射总数量的93.1%,发射航天器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8.7%,是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的绝对主力。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运载能力、发射频度、成功率、入轨精度和适应能力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于淼强调。

  《蓝皮书》指出,2019年,中国航天重大工程和专项稳步推进,年初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开幕,年末以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首飞试验星收官,“以一系列标志性工程突破、里程碑式科技创新有力地增强了中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

  在空间基础设施方面,成功发射10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全球覆盖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成功发射3颗高分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稳步推进。

  在载人航天方面,在轨飞行超过1000天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控离轨,空间站系统核心舱转入正样研制。

  在深空探测方面,嫦娥四号取得重要科学成果,嫦娥六号、七号、八号计划对外公布;成功开展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奠定重要基础。

  在航天运输系统方面,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成功实施第三次发射,长征十一号成功进行我国首次海上发射技术试验。

  在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蓬勃开展的同时,我国紧跟世界步伐发展商业航天,取得重要进展。《蓝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研制发射了超过40颗商业卫星,主要是100千克以下的微纳卫星,覆盖通信、遥感、技术试验等多个领域。

  “这一年的商业航天发射非常活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继续提供‘拼车’和‘专车’服务,仍是商业发射市场上的一大主力。除‘长征’家族外,航天科技集团推出的商业运载火箭‘捷龙一号’也成功实施首次发射,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其他制造商研制的快舟一号甲、双曲线等商业运载火箭也进行了多次发射,我国商业发射服务进入发展快车道。”于淼点评道。

  2020年是全面启动航天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部长尚志表示,今年宇航发射任务依然保持高强密度趋势,呈现出“任务重、发射密度高”等特点。

  “重”主要体现为北斗导航、探月三期、高分专项三个国家重大工程将完成收官。“今年上半年,北斗卫星导航工程将发射两颗GEO卫星,完成整个北斗三号系统的组网建设。今年还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并择机实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