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京!”随着飞机缓缓降落,跨越万里来参加第七届陆军国际学员周的南非女军官诺兰希拉兴奋地喊道。 接机时,中国学员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帮她拎行李,这让开始还有些紧张的诺兰希拉很快找到了“家”的感觉。 “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自信与过硬素质。”7天的陆军国际学员周,中国军校学员可以从外国学员的眼睛里,看到更清晰的自己。黄 吉、张翱宇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抵达目的地后,学员郭嘉悦向诺兰希拉讲述学员连门前展板上这几个字的含义,诺兰希拉不时点点头,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很快,诺兰希拉和郭嘉悦成了关系最要好的伙伴。之后几天的活动中,在郭嘉悦的带领下,诺兰希拉在陆军工程大学礼堂和不同的教学楼之间穿梭。两个姑娘一起学习、训练、敞开心扉交流,在一点一滴中结下了深厚友谊。 最后一晚的欢送招待会上,在热烈的掌声中,国际学员周活动的幕后组织人员走上前台。看到台上那些熟悉的面庞,诺兰希拉瞪大了双眼,表情夸张地连连说“Amazing”(令人惊异)。这时候她才知道,学员周绝大多数活动,都是由中国学员自主组织策划的。 “从中国学员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军人阳光般的自信,也看到了他们的过硬素质!”活动结束时,诺兰希拉深深感慨道。 罗马尼亚学员利维娅与诺兰希拉有着强烈的共鸣。来到中国第一天,利维娅就收到了中国学员谭任璇赠送的一枝百合花,这让她很惊喜。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亚洲国家。”对于利维娅来说,中国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但是中国学员好像对我们很了解。” “来之前我以为沟通会是个大问题。没想到他们的英语这么好。”利维娅说,“互相交流非常重要,在罗马尼亚,我们很少有机会认识中国军校学员,所以了解中国军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军队的发展状况,对我们非常重要。” 接受采访前,利维娅调皮地拉过谭任璇问:“你就是今天的翻译吧?因为我找了几天,也没发现专门的翻译。”几乎不需要太多思考时间,谭任璇就能快速地把利维娅的意思传递给记者。“她真的很优秀。”利维娅指着谭任璇,冲记者眨眨眼。 “回去后我一定要把在中国军校的所见所闻告诉我的学生!”聊起中国学员的优秀表现,诺兰希拉的眼睛闪闪发光,“军校学员是军队的未来!军校学员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支军队的形象。我相信这些优秀的中国朋友一定会让中国军队的未来变得更好。” 一次活动间隙,记者与活动组织者、陆军工程大学参谋盛立新聊起举办陆军国际学员周的初衷,他说:“我们就是要通过搭建由学员唱主角的国际化舞台,让学员们在对外交流的宽阔舞台上展现才华、摔打历练、提升思维层次,展现新时代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 笑容是中国学员平时脸上最常见的表情。然而,让德国女军官娜嘉印象最深刻的表情,却是中国学员的认真和坚定。 学员周第五天,南京郊区某训练场,一场由国际学员连全体学员共同参与模拟联合国维和行动、巡逻车队路遇武装分子哨卡拦截的演练展开“战斗”。 随着刺耳的刹车声响起,载有模拟联合国维和军人的车辆猛地停下。几名沉着脸的“武装分子”冲上前来,用枪抵住这群“蓝马甲”。 第二组的负责人娜嘉此前执行过不少军事任务,对这次学员之间的演练有些不以为意。没想到,眼前的“武装分子”让娜嘉的神经一下子紧绷起来。“仿佛真的置身于战场,他们认真起来还真‘可怕’。”双方对峙了大约20分钟。最终,娜嘉选择了退让。“他们在执行任务时态度非常坚决,表现得很专业。他们是不容易对付的对手,所以也是优秀的军人。”娜嘉说。 那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中,阿萨德玩得很开心,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而后,他逛了超市,又慢悠悠洗了个澡,从而错过了晚点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