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不管是债权融资还是股权融资,直接融资金额和比重整体上都有不小提高。就此,时代商学院推出《2019年A股上市公司直接融资报告》,从债券市场、IPO市场、定向增发市场和公开增发市场四个方向入手,统计分析2019年1―11月A股上市公司直接融资情况,以此探究2019年A股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生态。 资本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如何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需深度优化金融市场结构,重点在于提升直接融资比例。 那么,今年1―11月,资本市场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小型上市企业融资情况如何?下一阶段如何提高直接融资规模和占比? 就此,时代商学院推出《2019年A股上市公司直接融资报告》,从债券市场、IPO市场、定向增发市场和公开增发市场四个方向入手,统计分析2019年1―11月A股上市公司直接融资情况,以此探究2019年A股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生态。 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不管是债权融资还是股权融资,直接融资金额和比重整体上都有不小提高。从融资金额来看,2019年1―11月,A股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包括债券、IPO、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合计募资45673.03亿元,同比增长24.13%。 从行业来看,金融业发债金额遥遥领先,2019年1―11月,货币金融服务业、资本市场服务业融资金额分别为16621亿元、7104亿元,高居债权融资行业排行榜第一、第二名,两者合计融资超2万亿元。 从行政省份来看,北京最为活跃,在四大融资市场均名列前茅,其在债券、IPO、定向增发市场融资金额排名均为第一,公开增发融资金额排名则屈居第三。 时代商学院统计发现,2019年1―11月,A股上市公司共完成发行债券1765笔,同比上升7.36%;募资金额合计37744亿元,同比上升31.95%。总体来看,2019年上市公司发行债券频率较为平均地分散在各个季度,单笔平均募资金额约为21亿元。 2017―2018年,A股上市公司发债规模分别为25000亿元、31852亿元,而在今年前11个月的发债融资规模则超过了去年全年的融资总额,达到37744亿元。 2019年1―11月,A股上市公司发债融资主要集中在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土木工程建筑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航空运输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及批发业等行业,发债规模排名前十行业的上市公司涉及发债总额合计32391亿元,占比85.82%。 近三年,货币金融服务行业在A股上市公司发债规模每年稳居第一,主要以发行金融债、可转换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为主。包括货币金融服务行业在内,发债规模排名前三行业的上市公司涉及发债总额合计26360亿元,占比达69.84%。 2019年1―11月,A股新上市公司合计融资2026.48亿元,同比增长50.14%。其中,科创板在A股四大板块中累计融资金额最高,达729.47亿元。 到了三季度(7月22日)科创板才迎来第一批企业上市。这意味着,短短不到4个月时间,科创板融资额已赶超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成为A股市场融资潜力最高的板块。 具体来看,2019年上半年,A股新上市公司合计融资金额为603.30亿元,较2018年同期的922.87亿元降低了34.63%。其中,主板、创业板和中小板融资金额分别为331.36亿元、159.93亿元和112.00亿元,其中主板融资金额较2018年同期有明显下降,下降幅度达47.98%。2019年上半年A股新上市企业融资金额不及2018年同期,主要受主板融资额下跌的影响。 其中,科创板、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融资金额分别为729.47亿元、360.32亿元、211.10亿元和122.29亿元。科创板贡献了下半年整体融资额的5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