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末纾困资金进入万达信息以来,中国人寿系已对万达信息进行了六轮增持,三次触及举牌线。虽然增持之路上有诸多插曲,但中国人寿在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的路上仍步履不停。 11月8日晚,万达信息发布《关于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截至2019年11月7日收盘,中国人寿以自有资金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上市公司股份40,375,561股,通过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公司股份方式增持上市公司股份1,078,676股,共计增持上市公司41,454,237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6824%。 本次权益变动后,中国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206,323,682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8.3279%。本次权益变动后,中国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 事实上,此番万达信息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国寿系,并非偶然事件。中国人寿与万达信息“纽带”从2018年底开始。 2018年12月,监管层号召险资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中国人寿旗下国寿资产通过发起设立“国寿资产-凤凰系列专项产品”,受让万达信息大股东所持5%股份。首次“举牌”后,2019年,中国人寿又通过交易所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24次增持万达信息,本次是今年第25次。 公司资料显示,万达信息是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领军企业,其业务领域涵盖卫生健康、民生保障、平安城市、企业服务、电子政务,以及智慧城市公共平台的建设与运营。 首先,从业绩上来,2012-2018年,万达信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总体呈上涨趋势,但是营收的增幅在逐年下降,从2013年的近40%下降至2017年的16%。 2019年,万达信息面临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三季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59亿元,同比增长近6%;归母净利润为4297.86万元,同比下滑逾七成。 11月6日晚间,万达信息发布公告称,第一大股东上海万豪投资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清算。法院裁定受理万豪投资的破产清算申请自2019年10月28日起生效。 11月7日,深交所对此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在万豪投资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情况下,其承诺的资金占用返还计划是否能够如期实现。若上述资金占用款短期内无法归还,会否对万达信息日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最后,由于万达信息的客户大量为公立医院、事业单位,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可能存在受付款流程及财政因素影响,回款较慢、付款周期较长的问题,这对于万达信息的收入也是个不确定因素。 从股价走势看,万达信息的股价自2018年6月后表现较低迷,中国人寿此前投入15亿元,账面一度浮亏4.5亿元。 一是依托在城市领域二十余年的行业经验积累,在医疗健康、民生保障、政务管理与服务、平安城市等智慧城市的十多个关键行业形成了丰富积累。 二是技术方面,公司目前已拥有600余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软件著作权、19项国内外专利技术,承担着20余项国家各类标准及指南、近10项上海市及其他地方各类标准的制定工作。 三是在医疗卫生领域,在区域卫生市场中,覆盖了全国近20个省份、近200个地市、1000余个区县;医院系统则覆盖43家三级以上医院、76家二级医院、1200余家社区(乡镇卫生院以及养老院)、800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中国人寿相关人士透露,对万达的增持是战略性投资,而非财务性投资。万达信息“盘子较小”,流动性较好,且双方存在较大的业务协同空间。Wind数据显示,目前万达信息总市值在200亿元左右,流通股占比高达99.33%。 中国人寿相关人士8日对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透露,目前,中国人寿总资产3.4万亿元,接下来国寿正酝酿新动作,将资本运营到国寿科技战略中。中国人寿认可双方较强的协同效应及合作基础,未来也将基于万达信息在医疗健康信息化方面的技术储备,共同建设完善相关领域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