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对表争创一流,在二青会赛事转播中创造多项新纪录。山西台作为二青会组委会广电部责任单位和组委会授权的主播机构,将二青运电视转播作为对标一流、提升水平的难得机遇,与央视和多家省市级广播电视台建立了协作关系,借助外部媒体实现青运宣传效应最大化。在二青会现场搭建了IBC新闻中心,租用国际通讯卫星将青运会广播电视公用信号集成送上天空,首次实现了“青运在天空”“青运在云端”,不仅为台内频道频率、省内媒体和央视、全国多家电视播出机构提供综合制作服务,还为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咪咕视频等提供新媒体节目流,截至8月18日,IBC系统收录二青会素材总时长26879分钟。对标央视,对表奥运、亚运、全运转播,制定了技术标准和工作手册,联合中央总台体育频道和全国12省市的15支经受奥运、亚运及全运洗礼的制作团队,组成700余人的专业制作团队,动用了4辆4K转播车、15辆高清转播车、5辆4G和卫星移动转播车,对开幕式、闭幕式和16个比赛项目进行电视直播,对24个比赛项目采用单机拍摄(ENG)方式提供延时编辑信号。8月8日至18日提供直播公用信号超过600小时,比上一届青运会完成的214小时增长180%。 实行全媒体矩阵式传播,为观众提供全场景收视新体验。二青会报道从策划到播出全流程贯穿了全媒融媒传播理念,在注重频道频率主平台的同时,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优先和直播优先, 以短视频、图文、H5、微电影等形式,通过 APP、公众号、微博、微信小程序等新媒客户端第一时间发布相关新闻、精彩集锦等内容,赛事期间共发布相关视频、图文稿件348条,观看量666.9万次。客户端的同步直播频道、新媒体直播达56场,观看量475.7万人次。8月5日到 8月18日,央视体育客户端全程直播射击、排球、 田径等 11个大项总时长158小时,日平均直播11.3小时。山西IPTV播出平台在国内首次使用四屏互动体验,在开幕式及部分重要赛事中实现了多机位直播信号同步传送。此外,在保障常规直播及公共信号制作的基础上,积极进行4K超高清信号新技术尝试,利用4K超高清转播车进行公共信号制作, 首次采用虚拟现实增强效果技术(AR)进行电视转播,为观众带来了超高清视听享受。科教频道新媒体每天都会选取一场赛事,通过5G+4K的技术手段,让观众在手机小屏上能享受 5G+4K+VR+AR的沉浸式演出观看体验。 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融媒体内容制播一体的成功范本。二青会赛事报道为融媒体传播提供了用武之地,IBC新闻中心以赛事综合制作平台作为现场赛事收录、场记、精编、快编的融合生产平台,形成了相互联通、相互支撑、交互合作的机制,能够在IBC的节目素材库随时抓取素材,实现了“策、采、编、发”的全链条再造、媒体融合生产及全平台分发,形成了大小屏联动、5G4K技术齐用、融合生产、创新传播的新格局,大大提升了新闻生产和传播效率。山西卫视对青运会闭火仪式和开幕式的新媒体直播总观看量达105万 +;公共青运频道微信公众号赛事网络直播总观看人数达343万人次;综合广播推出的《震撼酷炫看点多!二青会场馆抢先看》《二青会会徽、吉祥物发布啦!山西人速来围观》等新媒体作品引燃了微信圈;微博“2019太原二青会”线万次,“点赞二青会”阅读量超2000万, 图片直播总点击率29万+,微信客户端赛事直播观看人数达 279万人次。 二青会宣传报道周期长、任务重、难度大, 台党委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将二青会宣传报道作为检验队伍政治素质、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一次重要机遇,用主题教育引领全台队伍建设,迎接挑战,通过实战演练推动山西台队伍整体素质大提升。 强化组织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台党委将主题教育的很多内容植入二青会报道工作中,特别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如:技术中心、公共青运频道、音乐广播党支部、财务等部门将主题党日活动搬到“二青会”现场,激发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将理想信念和使命职责转化为把握导向、提升站位、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的行动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