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尽管临近年终岁尾,但刚从野外归营的该旅官兵并没有停下来“歇歇脚”,而是立即投入专业复训中。记者置身该旅训练场,铁甲轰鸣,硝烟依旧,到处都是官兵忙碌的身影。 “探索基层战斗力生成和运用特点规律,提高基层建设质量和用兵效能。”采访结束之际,合成一营教导员高翎飞告诉记者,对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提出的要求,尽管当前合成营的战斗力建设还有不小差距,但他们在胜战之路上的追求永不停歇…… 信息化战争是系统对系统、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这种体系,由无数节点有机联结聚合成网,每名官兵都是这张大网上的节点,每个岗位都是战斗力生成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任何一个节点或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作战链条”效能的发挥。 对于合成营而言,更是如此。如果官兵抱着“我们营那么多人、那么多专业、那么多装备,不缺我一个”的思想,那就大错特错!可别忘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更要警惕“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常说要攥指成拳,试想,若是某个指头不给力,指头和指头之间贴得不紧、松懈无力,还能握成力道和准头兼备的铁拳吗? 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记者在第71集团军某旅采访时,深深感到这种“和我有关”、主动把自己摆进去的使命感,已经化为该旅官兵练兵备战的自觉行动。强军征程,功成有我,只要每名官兵不断提升全局意识、整体观念,努力把自身这颗“螺丝钉”紧紧铆在“作战链条”上,一门心思为训练献计献策,部队战斗力建设一定会取得长足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