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聚焦脱贫攻坚,点对点补齐基层党组织、脱贫质量、长效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短板,全面巩固提升脱贫工作质量。一是聚焦基层组织“软”补短板。由35名县级干部带队深入10个乡镇(街道)108个村(社区),“解剖麻雀”式逐个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调查研究,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集中研判会诊找“病灶”,对排查出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制定“一村一策”整顿转化提升方案,明确整顿措施、责任人、整改时限,通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强村干部培训,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多种措施,精准施策、精准整顿,实现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面提升,夯实了基层战斗堡垒。 二是聚焦脱贫质量“虚”补短板。围绕持续巩固提升脱贫工作质量,县委及时研究,于2019年12月在全县打响为期一个月的巩固脱贫集中攻坚战,无特殊情况,12月全县实行周末无会期,集中精力进村入户开展脱贫工作。各乡镇(街道)脱贫攻坚指挥长、副指挥长全部吃住在乡镇,各部门根据实际分别选派单位总人数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干部,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队进驻联建村,全脱产专抓脱贫巩固提升工作。同时,建立定期调度研判工作机制,实行“县级一周一调度、乡镇(街道)一周两调度,村一天一调度”,集中火力、集中人力,全面抓好走访回访、信息核实、政策落实、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可度、满意度,持续巩固提升脱贫工作质量。 三是聚焦脱贫机制“弱”补短板。围绕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未脱贫人口如期脱贫、坚决阻止源头致贫“三大目标”,县委多形式开展调研,探索建立了防贫监测预警保障机制。通过加强重点对象监测预警,因户因人制定“一户一册”帮扶方案,对“四类”重点对象,按照“产业扶持自力更生群体、救助扶持入不敷出群体、多方扶持突发致困群体、兜底扶持特困弱势群体”原则,分类开展帮扶保障,以完善的工作制度,推动“治贫”到“防贫”的转变,实现群众稳定脱贫,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黄界 吴乃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