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谷歌此举是为了收购Fitbit拥有的FitbitOS,结合fossil的技术授权,进一步优化WearOS的能力,以更好的迎接传闻中高通即将推出的可穿戴专用芯片。 当然有传闻称,谷歌收购Fitbit是为了获取技术,结合高通可穿戴芯片重启传闻中的自有可穿戴产品Pixel Watch,这也并非没有可能。但现如今可穿戴市场,尤其是智能手环和手表,在硬件产品的范式上已经相对明确了。大致分为以Apple Watch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延伸,以Fitbit为代表的硬核健身手环,以及以fossil为代表的时装手表进化。而这三种产品在硬件功能上又是各自有所重叠的,例如几乎每一类产品都具备计步、睡眠、体征监测功能,而手环和智能手表都具备NFC支付功能。而功能最全面的智能手表,其中又有很多功能与手机本身以及未来的智能耳机有所重叠。 就拿最近即将推出的小米智能手表来说,提出的独立对话、独立打车、小爱同学等功能,实际完全被智能耳机中智能语音助理的能力所覆盖。尤其当小米提出对标Apple Watch时,我们也应当思考,智能手表/手环领域中的硬件创新空间究竟还有多大? 小米尤其面对着苹果、三星、华为这些厂商都建立起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的生态连接之后,两款硬件之间可以互相承担功能分配,也为用户数据建立起了坚固的围墙。实际上不仅仅是苹果、三星、华为,未来OPPO、vivo等等手机厂商推出的产品,都很有可能不会应用表现欠佳的WearOS。 也就是说,未来谷歌WearOS能够拥有的,除了传说中的Pixel Watch以外,很有可能就是以fossil为代表的时装智能手表,那些并不具备硬件创新能力、也不具备硬件创新需求的产品。他们能够给谷歌,以及一切像谷歌这样在智能穿戴硬件方面已经不占先发优势的科技厂商所提供的,便是源源不断的数据,以及软件创新空间。 我们也可以由此进行推测,未来的智能手环/手表,或许将进入一个软件竞争时代。谁能够更好的建立起智能手表-IoT设备-手机之间的生态关系,谁能更好的利用智能手环/手表产生的数据来研发软件,或许将成为一个关键赛点。 当然凭借谷歌在技术和供应链上的累积,不至于退居硬件、OS之后只专注于软件竞争。但对于那些谷歌之外的科技企业来说,或许应当抓住其中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