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智能电视开机广告:你的心病他要续命(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11-01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智能电视空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却没有足够的用户使用时长,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休闲绿皮书: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花费在看电视上的平均时间为100分钟。

  相比之下,用户在手机方面的使用时长则令人咋舌。根据《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2018年12月,手机用户平均每天上网时长达到了341.2分钟(5.69小时)。显然,中国人每天看手机的时间是看电视的3.5倍,而且这个差距还在不断增大。所以,我们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软件开发商们对于智能电视端如此冷淡了。

  电视应用过少,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升级缓慢,这些都是智能电视市场陷入创新困境的缩影。可以说互联网电视诞生至今,用户的使用习惯始终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应用场景与几年前相比依旧乏善可陈。

  这就是智能电视的困境:拥有不俗的出货量,但软件生态并不繁荣,用户使用时长更是被手机挤压得越来越少。对于电视机企业而言,软件生态本来是它们变现的一个重要渠道,但如今的时长困局也让那些“硬件不赚钱靠互联网盈利的模式”始终无法走通。

  对于现阶段智能电视行业的困境,相关家电行业观察家对懂懂笔记表示:“目前国内电视品牌价格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自己创新力不足,产品和品牌影响力不足以支撑高价值。虽然我们在各家的发布会上也会经常看到企业对各种新功能的宣传,但是这些变化都仍停留在微创新阶段,这种微创新是不足以支撑价格上涨的。所以,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电视市场的价格战无法避免。”

  这种旷日持久的价格战会带来什么影响?该分析人士表示:“现在电视行业已经出现了极为不正常的价格体系。只有让电视产品的价格回归正轨,才能让电视行业健康发展。企业长时间处在这种严重的价格战之下,不断压榨利润甚至硬件负利润销售,是很难支撑企业长期经营的。”

  “这种薄利甚至没利润的硬件价格策略,也是导致软件层面广告和收费模式增多的最主要原因,大家总要活下去,硬件不赚钱,就得在软件上找回来,即便这样做会严重伤害用户的使用体验。”该人士强调,这也造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就是企业和用户都不喜欢广告,但它还必须存在。

  和智能电视一样,近一年多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也遭遇了滑坡,市场遇冷的背后除了用户换机周期的增加,整个产业的创新陷入停滞、同质化状况严重,也是市场整体下滑重要原因。

  不过,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正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机遇,那就是5G时代的到来。对于整个产业而言,底层通讯技术的革新将会为市场带来无限的生机,所以所有手机企业都在磨拳擦掌,希望在5G应用落地时分一杯羹。

  而智能电视产业虽然也可以在5G时代获得一定助推力,特别是在家庭IoT领域,可以将大屏作为一个重要的入口, 但从本质上来看,5G很难改变电视企业同质化严重、创新缺乏的难题。这一点,在近期全行业对智慧屏概念的追逐上就可略窥一二。

  作为行业新兵华为推出了智慧屏概念后,市场上的众多大品牌,包括TCL、海信、创维等都选择在第一时间跟进了“智慧屏”相关产品。同时,因为有了新概念的加持,相关产品价格相较于市场原有产品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显然,对于新技术和新应用,用户是愿意买单的。根据奥维云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消费者在“愿意为人工智能产品支付的价格”统计中,选择5000-10000元的用户占比高达66%,这个价位是远高于现阶段电视市场平均售价的。

  但是,也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了担忧:“智慧屏”概念是否又是一轮昙花一现的噱头,其能否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是否能够走出目前电视行业的“恶性循环”?一切都仍是未知数。无论是大屏与小屏(手机)的互动,还是智能语音交互的操作,或是对部分家电的智能化控制,智慧屏的这些功能都并非是无法替代、独一无二的。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