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千亿军工证券化引爆A股,掀起概念股热潮。市场更关注的是,随着成飞重组事暂时划下逗号,以成飞集成为代表的军工股,除了重组预期,未来还有何看点? 2月1日,军工板块热度持续,成飞概念股领涨,三连板的成飞集成无疑收获更多关注,最新股价29.81元,市值107亿元。 消息面上,来自四川的“千亿军工瑰宝”成飞集团借壳事终落槌,这是自2017年沉飞被注入中航黑豹以来,航空工业集团推出的又一重磅资本运作,意味着国内三大军机制造厂商均完成证券化流程,也将2023开年以来的军工国改热度进一步推升。 不过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借壳对象是中航电测,而非近期热议热炒的成飞集成。为何“错失”借壳预期后,成飞集成还能接连强势涨停?是否将成为军工股“炒重组”之后,市场预期的新拐点? 据中航电测1月12日公告,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标的资产初步确定为成飞集团的100%股权。由于成飞集团总资产超1500亿元,而中航电测最新总资产仅为35.68亿元,总市值62.5亿元。两者在财务规模和市值上相差数十倍,将构成重大重组。 进度上,中航电测已与中航工业集团签署了《股权收购意向协议》。其中透露,交易各方将在正式签署的收购协议中,对目标资产具体范围、交易作价、发行股份数量、交易方式等事项进行约定。 2014年,成飞集成曾发布公告,计划吸收沉飞集团、成飞集团和洪都科技全部股权,评估价值为158.47亿元。后遭主管单位国防科工委的否决,给出的理由是:“会消除竞争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 时间拉回2023年,针对此次成飞集团借壳中航电测,成飞集成公开回应称,成飞集团重组是航空工业集团主导进行的,虽然公司与成飞集团确有为借壳事宜进行过接触,但该事项的最终决定并非企业能左右。 另一家借壳疑似标的贵航股份,也在互动平台表示,成飞集团借壳上市,不会影响我公司的经营业务,目前公司经营正常。近年来,公司一直积极开拓市场,今年新增订单同比有较大增幅,且新能源业务新增订单占比提升20个百分点。 不过,此次重组事项仍存不确定性。公告提及,若中航电测未能在2月2日前召开董事会审议并披露交易方案,股票将最晚于2月2日复牌并终止筹划相关事项,同时披露停牌期间筹划事项的主要工作、事项进展以及后续安排等事项。 对此,中航电测证券部向媒体表示:“并不清楚是否需要国防科工委审批”,董事会尚未对此进行任何表决,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资料显示,成飞集团创建于1958年,全名为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基地、民机零部件制造商。、 成飞集团研制生产了歼5、歼7、枭龙、歼10等系列飞机数千架军机;还与成飞民机公司共同研制生产了新支线年广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国产大飞机C919”,正统概念股即将登陆A股。 另据券商预测,成飞集团2023年净利润将达到40亿元,上市后市值有望达到2000亿元,相当于西非、沉飞当前市值总和。 近年通过剥离锂电池相关业务的子公司(中航锂电)独立上市,以及承接成飞集团的军用飞机零部件数控加工业务,国企三年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经过上述业务的系统梳理后,公司的主业协同性增强,更为聚焦。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集团下辖100余家成员单位、25家上市公司(含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与3家港股上市公司),涉及航空武器装备、军用运输类飞机、直升机、机载系统、通用航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航空供应链与军贸、专用装备、汽车零部件、资产管理、金融、工程建设等13类产业。 未来国资的注入方式,以及股权激励激活军工央企上市公司成长性,有望成为资本市场新看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