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有关武则天秘史殷桃版真的假的?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01-20

  首先要明确一点:关注外媒报道,理解其中的弯弯绕,不是因为缺乏主见,一味盯着别人的看法。而是为了吃透西方媒体制造舆论的套路,掌握对方的思维定式,从而更好地宣传中国,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多家英美主流媒体对此事件给予了非常积极正面的报道,与国内媒体立场类似,强调事态的紧急,赞扬刘机长临危不乱处理得当。但也有一些含沙射影之处让人略微觉得不痛快。

  路透社用了一个非常具有画面感的标题:“四川航空机长回忆道,副驾驶被半身被吸出舱外”,体现当时局面之千钧一发。在报道中,路透社大段引用了刘机长在接受采访时回忆的事件经过,并着重强调道“座舱中的一切东西都在空中乱飞”(Everything in the cockpit was floating in the air.)体现当时情况的混乱,反衬机长技艺高超。该报道还着重说明,机上119名乘客毫发无伤。

  太阳报的标题称副驾驶员“骗过了死神”,暗示该事件是个奇迹。稍微有点让人不过瘾的是,该报道称刘机长是“英雄”时给英雄这个词打上了引号。这个引号可以理解为在引述中国民众的评价,但我还是觉得,干嘛不直抒胸臆一点,大大方方说“我们也觉得他是英雄”呢?

  瑕不掩瑜,太阳报的报道总体上忠于事实,没有什么意识形态的暗示。例如,在报道中强调了玻璃是原装的,而不是像有些外媒在一些其他事件的报道一样,动不动就暗示中国产品质量差。

  《镜报》的报道相比之下就没这么遮遮掩掩了,直接在标题中不打引号地赞扬刘机长为英雄,并用了全大写字母着重强调玻璃在高空突然碎裂。

  个别外媒给“英雄”打上引号的做法,可谓是一种春秋笔法,暗示只是在转述中国网民的评价而不是媒体自身的立场。这种语气,在西方国家生活过,经常阅读外国媒体报道的朋友们可能都非常熟悉。希望以后外国媒体在报道中国人的非凡壮举时能避免这种有意为之的疏离感。毕竟,意识形态虽然有所不同,但我们面对挽救了他人生命的英雄人物,都应该具有同样的崇敬之情。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