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高绩效地设定和推进阶段性目标的行为,但“使命使然”这一点具有根本的解释力。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不是一般“执政型”政党,而是“执政”与“革命”相统一的“使命型”政党,理想远大,使命崇高。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变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使命”与“理想”的陨落,“担当”与“执政”的脱离,忘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伟大而崇高的价值追求,把“领导权”异化为“官本位”,把“服务”转化为“生意”。因此,中国共产党履行“使命”,加强“领导”,确实不能忘记其“来处”。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而不是拍脑袋决策,纸上谈兵。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尽管也遭遇波折和困难,但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设定阶段性目标,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全面升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在新的历史阶段绘制了我们前进的目标。一代代共产党人就是这样在承转与接续的过程中,扎实稳步地在社会主义发展蓝图上,把自己要担当的阶段性使命变成规划。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指出达至目标的具体办法和明确领导核心,即明确告诉人们,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应该怎么干 “十四个坚持”明确告知我们要怎么干,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既讲全面又突出重点,路径和抓手十分明确。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是实现蓝图、推动发展的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面从严治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重塑中央权威,大力推进民主集中制等,都说明共产党人重任在肩,“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必须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变量”,而是“常量”。中国共产党必须领导国家的全面事务,管控各种资源,既要有驾驭外在的能力,又要有控制自我的能力,这就需要切实的制度设计,才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综上,通过“干什么”“为什么干”“怎么干”“谁来组织干”,呈现“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的统一,能够更好地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义。 ①《习近平致“纪念〈发展权利宣言〉通过三十周年国际研讨会”的贺信》,《人民日报》,2016年12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