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文艺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导向,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标准,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大力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推动形成尊重崇高、礼敬崇高、追求崇高的社会氛围;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推动文艺创新,提升文艺原创力;大力倡导“三讲”,抵制“四俗”;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有效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文化产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品质化水平;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互动,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理念,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辐射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作者:王岩、王宗荣,分别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主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