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坚持世代友好,持续密切人文交流。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媒体、卫生、教育、旅游等领域合作。中方欢迎会议发表《深化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合作的联合声明》,期待年底在泰国举行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闭幕式,愿与东盟共同制定《中国-东盟视听传播合作五年行动计划》,为双方媒体合作规划方向和路径。中方将实施“中国-东盟健康丝绸之路人才培养项目(2020-2022)”,未来三年为东盟培养1000名卫生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我们要继续落实人员往来便利化措施,让“旅游热”经久不息。明年,中方将继续向中国-东盟合作基金增资,支持今年启动的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等项目,让世代友好薪火相传。 东亚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南海的和平稳定。中国和东盟国家坚持南海问题“双轨思路”,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南海形势总体向好,“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正不断加速。 去年,中方提出争取三年达成“准则”的愿景,体现了中方推进磋商进程的最大诚意和良好愿望。各方根据这一愿景设定了2021年或更早完成磋商的共同目标。短短一年时间,各方提前完成第一轮审读,启动第二轮审读,并就磋商方式、规划、路径等达成了系列共识。有关进展令人鼓舞,值得高度肯定。 一是“准则”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升级版,应以《宣言》为基础。磋商“准则”要遵循《宣言》的原则,弘扬《宣言》的精神,全面体现《宣言》要素,同时应更富有实质内容、更具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准则”是中国和东盟国家11方共同制定、共同遵守、共同实施的重要地区规则,体现了11国的共同利益和关切。我们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着眼地区实际和需要,排除干扰,把磋商的方向盘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是“准则”旨在增进互信、加强合作、管控分歧,要把握好这一根本定位,不介入当事国之间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目的是为南海和平稳定提供制度保障。这是各方商定的原则,应予以坚持。 四是要按照共同商定的时间表积极推进磋商,展现真诚务实态度,秉持合作共赢精神,争取2020年完成二读,为实现“三年愿景”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准则”磋商不断取得积极进展,有赖于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特别是新加坡、菲律宾、泰国作为协调国、东盟轮值主席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方对此表示高度赞赏。今后两年,“准则”磋商将进入关键阶段,中方期待各方继续同心同德,奋力前行,希望各方继续发挥应有的建设性作用。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事实证明我们完全有能力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友谊和合作之海,维护好本地区和平稳定和长治久安。 新形势下,只要中国和东盟坚守战略伙伴关系定位,勠力同心、携手并进,就能始终站在时代潮头,保持上升发展势头,造福地区各国人民,迎接东亚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