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减小CVb%的措施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4-12-01

  随着人们对织物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高速织机对使用纱线质量的要求,已经从重视质量指标“平均值”,转移到了决定这个平均值的众多“单值”波动上。只有单值波动小和平均值优且稳定,才可能让用户满意。正如乌斯特统计公报所讲“好的总体质量,其质量指标不仅有好的平均值,还有好的离散性和一致性。在针织机纱架上或梭织机经轴上,只要有一只质量差的筒纱就会影响几百米的坯布”。

  细纱机上各个锭位之间的纺纱质量差异,俗称锭间差异,它是由各个锭位之间纺纱性能差异所造成的,严格地讲是内因,而外因是粗纱质量锭间差异。锭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虽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对纱线及其织物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锭间条干差异和捻度差异,锭间条干差异用CVb%表示,在乌斯特统计公报上称之为“管纱之间的质量变异系数”;捻度差异是锭间捻度的CV%值。

  粗纱悬挂于吊锭上,依靠后钳口的牵拉,粗纱管慢慢回转而退绕粗纱条。吊锭的转动灵活性必须适当,太灵活(以小粗纱状态时,粗纱条必须绕下导纱杆1圈才能依次慢慢回转为太灵活)不好,退绕速度往往会大于喂入速度;不灵活(以大粗纱状态时,粗纱条不能绕过下导纱杆才不至于拉断而慢慢回转为不灵活)更不好,轻则易产生长细节,重则不能正常退绕。必须把“发现→维修”转变为随平车检修。因此,有些生产高档针织纱的企业宁愿使用高价进口吊锭,原因就在于此。注意粗纱架立柱旁边的吊锭定位,不要使粗纱条受到导纱杆支臂的摩擦刮伤,相邻2根粗纱条也不要交叉喂入。

  固定于扁铁上的喇叭口以8~10mm动程缓慢横动于皮辊中间部位,其内部不能有严重喇叭形积花。否则,它直接影响粗纱条通过的顺利性,一般数量极少。由于喇叭口在皮辊后面,这种积花在内部不容易发现,最好随揩车检查剔出,特别是长期使用配棉、定量相同粗纱的机台上更应注意。

  YJ2系列弹簧摇架锁紧后上罗拉给予下罗拉一定压力,依靠前后罗拉表面速度差异,前后钳口握持须条完成牵伸。上罗拉加压用摇架高度规(YJ2-142-G0200)检校摇架工作高度3.0~3.5mm,以差异小为良,有条件的用数字压力表逐一校正则更好。

  支承着实、径跳小0.03mm、回转轻快灵活的牵伸罗拉表面,必须无损伤、洁净。经试验,不干净的前罗拉表面会恶化条干CV%值0.6%左右。在揩车中先用铜刷子刷净沟槽后,再用软布沾无水酒精或汽油反复擦拭,彻底去除表面粘附的棉腊和小杂。注意更换润滑油变红锈色的罗拉轴承;用手指抵在罗拉轴承保持架上,可感觉罗拉颈回转的均匀性。

  罗拉隔距用罗拉隔距规校正。罗拉平校完毕后,认真地校前中和前后罗拉隔距,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以0~0.03mm为限。可调式罗拉隔距规每次使用前一定要用游标卡尺校准,有条件的可将前中罗拉隔距规自制成固定值的如18mm或17.5mm。

  牵伸罗拉定位后,上罗拉定位直接影响对须条的实际握持距。前上罗拉(俗称前皮辊)相对前罗拉中心前冲量,由摇架支杆与前罗拉中心距决定(YJ2系列摇架),也以0~0.03mm精度校正;中上罗拉定位(也称调整上销位置),它直接决定实际浮游区长短。可用“白”形工具(YJ2-142-GO100型上罗拉隔距规)安放在摇架体顶面上,校正M6内六角螺钉定位;也可用“E”形工具,在摇架体侧面校正皮辊轴承中心线决定。遵循上销前沿与下销前沿相平齐原则确定上销后,(加压状态)目视上皮圈与前皮辊表面距(俗称一线天隔距),以看不出差异为良。一线天隔距还受隔距块影响,品种翻改频繁时,对一线.5~1.0mm。

  上销前沿或中上罗拉与前罗拉中心线不平行度愈小愈好,虽然前中加压组件采用套装结构,但因制造不良或长期使用,上销会发生歪斜而造成其下左右两锭浮游区严重差异。可目视严重后更换摇架解决。

  上销中间嵌的板簧直接影响前沿上下起浮使牵伸力适应有捻须条粗细变化的调节能力,弹力可偏大掌握为好。一般无测压仪检测,可用简单方法判定,即揩车时摇架掀起后,用手指向上抬上销前沿感觉弹力差异小为准。曾发现握持档是Φ9.7mm×16mm的SL-6819A皮辊轴承(包胶后Φ25mm),由于变粗0.2mm后不能压到握持爪内夹簧底部,上销难以自由摆动。

  上下销分别支撑上下皮圈组成皮圈钳口,握持有捻须条和前钳口一起共同完成主牵伸。过去铁板冲压上销(SX2-6833)易变形,每4~6个月需要定期整形修理,而现在广泛使用的碳纤上销(SX2-6833b)不会变形,且能适应上皮圈内径变化和方便装拆上皮圈;新型T型上销虽不易变形(弯曲和扭曲),但要注意表面光滑性,可随保全用细砂纸打光,切忌把下销做撬棍使用(很常见的不良行为)。

  宜用圆弧形单面隔距块,且偏小规格掌握。同品种机台上隔距块规格和颜色更要一致,有必要研制检测规格的仪器,掌握在±0.1mm内。

  用手指扳动张紧下皮圈的张力钩,以摆动灵活为良。碰到略紧的可反复摆动处理,过紧的可拆下来对12mm圆孔修理,以保证下皮圈均匀张紧。当然,对扭力偏小的弹簧也要及时更换,建议使用新型张力钩并配A513W-1203型双扭簧。

  皮圈是丁腈橡胶件,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除摩擦变涩外,也会老化开裂损伤。除随保全周期性更换外,最好中间随揩车再更换一次。调换下来的皮圈挑拣后用专用清洁剂洗涤处理。即使耐磨的胶圈(如WRA-MD60),也不要为了节约而人为延长使用寿命,最好按照纱支高、中、低,依次使用至报废。

  为保证前皮辊在机台上具有良好的运转状态,指定专人、专区负责,每天在机台上手感活鉴定,及时发现剔出不良前皮辊,为此制定了《皮辊工作质量检查管理方法》。

  同一品种机台,必须使用同一型号的前皮辊,同样的比例,同样的表面处理方法,这是降低条干CVb%的基础。在使用高弹性、低硬度、铝衬套胶辊(如邵氏66°的无锡WRC-965)时,更要讲究精细制作和正确使用(定期回磨、清洗)。

  新锭子上机后按说明书要求,头3个月内定期用清洗机清洗加油3次,及时清净初期磨合中产生的细屑,减轻磨粒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进入正常使用后,随揩车向锭胆内少量注入5号机械油;随平修清洁钟形锭盘内污垢和用清洗机清洗加油;每班落纱工用小圆刷插锭空清洁锭钩。

  (1)锭带与锭盘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主要由锭带表面粗糙度和宽度决定。注意广泛使用的涂胶锭带有正反面之分,其宽度为10mm,随着锭盘直径由24mm减小到18.5mm,锭带宽度有必要适度增大至12~14mm。

  (2)锭带对锭盘的正压力(即常笼统讲的锭带张力),主要由锭带长度和张紧架下重锤定位决定。锭带宜短不宜长,伸长后的锭带张力小,涂胶锭带伸长小是优点之一。张紧架下重锤的定位必须统一,从导纱板间向下目视等长锭带张紧架的重锤上翘程度要一致,以保证锭带张力一致。

  由于底轴上颈圈和张紧架调节座都是铸件,两者间的配合应注意保证张紧架前后摆动轻快,且颈圈的定位,不但手拉两锭间锭带时张紧架能前摆靠近滚盘,而且更重要的是用手指下压重锤时张紧架能后摆略拉伸锭带,这时就表明不是“死锭带”,死锭带易产生弱捻纱。

  锭带必须处于锭带张紧轮(Φ70mm,YZ2型)中间,且不与其它机件接触,特别是邻近中墙板的2根锭带。另外锭带不能上跳到锭盘上锥部和从锭带轮上脱落挂于托架上回转。

  (1)锭间差异小、平均值优且稳定的纱线,才容易被用户认可。但锭间差异又是客观存在的,虽不能消除,但可以积极采取措施减小。而所有技术措施都是建立在预防为主的基础上。

  (3)锭间条干和捻度差异都是基础性的检测数据,如后者直接影响单纱断裂强力及其CV%。影响大且又易被轻视的因素主要是上销后移、歪斜和锭带伸长、张紧架重锤定位不统一等。

  (4)做好细致的减小锭间差异的维修工作,针织用纱(18.5tex、14.8tex)的锭间条干CVb%和捻度差异CV%,都分别稳定控制在1.80%(低于1.70%的合格率大于50%)和3.50%(低于3.4%的合格率大于60%)以内。参照细纱机上采取的措施,开展粗纱机上减小锭间差异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配合,效果会更好。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