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钱包缩水,会削减消费开支,加之上半年业绩冷清,让许多卖家预判,今年的Prime Day一定很冷。 比如,一位卖家在会员日的第一天出了3000多单,第二天增长到接近7000单。原本可以出更多单的,但因为备货时过于保守,不够大胆,库存很快见底,濒临断货。 在弹药不足、无货可卖的之下,该卖家只能停了广告,并将售价往上提了一些。(文末扫码,入精选交流群) 在Prime Day之前,大量的媒体和统计机构,众口一词地表达出了对本次大促活动的消极情绪:通胀让消费者腰包缩水,大部分人将削减本次消费预算,或者Temu抢走了亚马逊的流量,Prime Day不容乐观,等等。 这些观点对许多卖家产生了系列影响。他们在今年备货时,变得比往年更加保守,导致白白错失“大爆单”的机会。 厦门一位卖体育用品的卖家也表示,由于备货过于保守,有几个SKU卖得不错,但不敢继续用广告推了,担心会断货。 亚马逊全球开店官方确认,今年Prime Day确实是“爆”了:在两天的会员日中,Prime会员们在全球购买了超过3.75亿件商品,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Prime Day。 亚马逊全球开店官方推出了几个订单大增的典型卖家,比如,深圳创想三维旗下的Creality品牌产品,在美国站的销量增加了1000%。 蓝海亿观了解到,创想三维是深圳一家3D打印机制造商,其产品在亚马逊上的客单价较高,目前已经是3D领域的“隐形冠军”,产品已经卖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做锂电池、PV板、充电器、控制器和逆变器的Litime在亚马逊诸站点也实现了订单的倍数增长,在美国站、欧洲站、日本站分别增长了450%、900%和1000%。 聚焦女性运动产品的Yvette也表示,在北美、日本、欧洲等站点的销量,达到了平日的7倍左右。另外,深圳一位卖家客单价为200美元的产品,也实现了20倍的增长。 尤其是许多欧洲站卖家深受欧元下跌的折磨,订单也下滑很厉害。一位去年Prime Day出单 3000+的卖家,今年的大量缩水到了1/10,仅有300多单。 除了单量下跌,广告关键词竞价在会员日期间飙升,涨到让许多卖家难以承受的程度。许多卖家所属品类的关键词竞价,比平日高5倍左右,广告预算也增加了5倍。 福建一位做体育用品的卖家表示,他的建议竞价涨到了5美元一次点击,而深圳一位卖家的建议竞价涨到令人咂舌的49美元。点一次,49美元就没有了,着实令人心慌。 虽然亚马逊称,第三方卖家的销量增长幅度,要远超亚马逊旗下的自营产品。然而,许多卖家明显感到了亚马逊自营产品在会员日期对卖家进行“抢生意”。 一位卖家专门关注了亚马逊自营品牌Amazon Basic的排名。平时该品牌旗下的一些产品排名很靠后,但在会员日期间一下子飙了上来,直接排到了小类目前三。 另有卖家留意到,一款平时排名12万的亚马逊自营产品,在会员日当天直接飙到BSR(Best Seller Rank),将第三方卖家的同款产品挤了下去 。 亚马逊是Prime Day的原创者,但这块蛋糕并不完全属于它,就像阿里巴巴创立了“双11”,京东和拼多多会过来分食。 同样,亚马逊的Prime Day正被对手分食,其在Prime Day全美销售额的份额正在萎缩,分食者包括Target、沃尔玛、Beat Buy、Nordstrom,以及正在崛起的Temu和主打高性价比的SHEIN。 其中,受益最大的是Target和沃尔玛,因为通货膨胀下,消费者必须囤购杂货和其他家庭必需品等日常用品,而者两家企业是主要的供应商。 因此,亚马逊虽然创立了Prime Day,并拥有了这个心智资产——人们一提到Prime Day,就会想到亚马逊。 然而,这一心智资产在慢慢流失。Prime Day将成为所有电商平台共有的促销节日。(亿观资讯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