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产业融合,让移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稳步脱贫。产业与生态融合,讲好绿水青山的“宁夏故事”。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在移民大家庭中实现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当下,“融”正在成为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特点。 “欣荣村居住的主要是从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搬迁来的移民,因此扶贫车间荣耀制衣车间在招工时,首先考虑的都是村内的移民。”村第一书记顾伟说,欣荣村在2014年,贫困发生率为51.17%,到了2019年,这一数字下降为0.65%,成功脱贫出列。 “我们组织大家到1200公里外的青海省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的都兰县诺木洪农场摘枸杞,每天每名农民能赚到300元,一年2个月的采摘周期,回来后,每个人都能赚到近2万元。”日前,宁夏恒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喜国荣对记者说,为了方便大家务工劳作,公司还在当地注册成立了《红寺堡驻青海省劳务服务站》。 “十一五”之前,新疆等周边省份农业用工需求大,宁夏通过有组织、跨省劳务输出的方式解决移民季节性务工,增加收入;“十二五”期间,全区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一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迅速崛起,宁夏通过集中建设安置区、配套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等措施,推动移民劳动力由农业生产向产业工人有序转移;“十三五”期间,就业已成为移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宁夏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强化就业服务等综合措施,确保有就业意愿的移民家庭至少1人以上稳定就业。 今年以来,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我区打出促就业“组合拳”,细化和制定出台稳就业保就业“13条”“18条”,实现搬迁移民转移就业。 “都说‘新农村,新气象’,现在很多城里人都喜欢往我们乡村跑。”西吉县西滩乡张村堡村虎玉忠自豪地说,来到西吉,可以住窑洞,吃地道农家饭,还有火热的民俗表演,西吉是一个来了就想多留几天的世外桃源。 顺着虎玉忠手指的方向望去,陡峭的山坡上依稀可以看到土坯房的残垣,昔日裸露的黄土地已被低矮的树苗扮绿。 美丽乡村的颜值,是新房新路新景色,美丽乡村的内涵,是一张张幸福笑脸。多年前,斑驳的黄,曾是这片贫瘠、干涸土地的底色。而现在,一片片富于生机的绿,已成为新西吉的主色。 实施移民搬迁以来,宁夏共完成迁出区生态恢复880万亩,其中耕地和宅基地整治380万亩,拆除移民原住房5.8万间,复垦复绿4.9万亩,西海固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6.8%,其中固原市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2%提高到28.4%,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16%提高到76.2%,年平均降水量由282毫米提高到566.4毫米,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41天。 搬迁安置23.5万人的红寺堡区累计退耕还林25.9万亩、森林抚育11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17万亩,保存林地124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5%提高到10.36%。 2017年8月,西吉县白崖乡半子沟村300多户村民整体移民搬迁到了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 青砖、黛瓦,一栋栋徽派民居恬静矗立,幼儿园、村委会、卫生室、超市、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上学、就医、社保方便快捷。“搬来后,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改变,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转变。”移民马贵说道,现今大家安于贫困的思想少了,自力更生的意识强了。 中南部地区是移民搬迁的主要迁出地,也是回族群众主要聚居地之一,回族群众占搬迁人口的50%以上。 在搬迁进程中,我区采取适度集中与嵌入式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将回族、汉族、蒙古族等14个民族的移民群众统一安置,创造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迁入地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创建活动,深入推进“585”创建行动计划,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深植根于各族群众心中。 永宁县闽宁镇、固原市原州区和润村等移民村镇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银川市兴庆区更是通过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构建“居委会——网格——楼栋”的纵向网格化管理层级,确保每一名搬迁群众都纳入有效管理和服务。 中阿博览会有力拓宽合作渠道作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19日在宁夏银川市开幕,中外嘉宾线上线下共谋经贸合作与发展。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为期4天,以“深化经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线上为主”的办…【详细】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8月19日在宁夏银川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在开幕式上通过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 邵鸿指出,中阿博览会已成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在推进中阿经贸合作中发挥着机制性、建设性作用。本届博览会创新办会形式…【详细】 习近平向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致贺信8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中阿人民传统友好,历久弥坚。近年来,中阿双方不断加强战略协调和行动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丰硕,中国持续保持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面对新冠肺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