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通过国家验收的2023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浙江省共有16席入围,龙湾区是温州市唯一获评的县(市、区)。 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既强化“均衡”也强调“优质”。龙湾区为何能拿到这个国家级的称号?它有哪些含金量?又为未来教育带来什么启示?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位学生切身利益。早在2012年9月5日,国务院就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2021年11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安排创建工作。国家层面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如何实现全国义务教育的优质化和均衡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和评选便是其中的重要落点和抓手。 这是一项复杂的创建评价体系,它包括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和社会认可度等四个方面32个评价指标。比如,小学阶段,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的教师数达到4.2人以上,初中是5.3人以上;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等。 所有评估指标要求区域内的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项项达标”“校校达标”,甚至是“班班达标”,可谓非常严苛。拿到这个称号,要经历创建、评审等多个环节的闯关,经历“县级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等流程,淘汰率也极高。 梳理此次获评名单,56个成功获评的县(市、区)中,北京占5个,山东占9个,上海6个,江苏12个,浙江凭借16个成为获评数最多的省(市)。翻看这些名单,不难发现,获评县(市、区)大多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 据了解,56个获评县(市、区),根据各地实际,都探索出了不同的创建模式——深圳市福田区坚持把“最好的地块、最优的资源、最大笔的资金”用在教育上,确保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开支居深圳市前列;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以构建“智慧校园”为契机,打造智慧课堂新生态,助力学生减负增效,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一方面是全省大环境的推动作用。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浙江提出“浙里优学”体系建设。近年来,浙江省在深化教育共同体建设、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均衡区域教育发展方面成绩显着。截至2023年9月,浙江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在0.27以内,为全国最低。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龙湾这些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从2019年的8.71亿元,到2023年的12.71亿元,这些投入,不仅增加了龙湾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教育均衡区的底气,也打开了“优质均衡”的发展之钥。 在历时3年多的创建中,龙湾举全区之力,破解了长期未解决的“大校额大班额”“师资结构不均衡”“强弱学校不均衡”等难题,最终取得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扩大、引智借力提升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水平、全面缩小区域群体校际办学质量差距等成效。 比如,龙湾通过学校扩容新建,解决“大校额”问题。根据规定,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截至2021年底,龙湾依然有5所学校总人数超2000人。对此,当地有序推进中小学建设项目计划。2021年以来,新投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4所,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所。针对“民办学校管理还需规范”问题,2022年,龙湾关停10所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近3000名学生分流到就近的公办学校。 在办学模式上探索创新。当地积极探索实施集团办学、合作办学等模式,实现强弱校抱团发展。比如,教学质量偏弱的龙湾区天河中学,与龙湾区实验中学在教育理念、教师交流、教研安排、学生活动等方面共建共享。 为避免“择校热”,龙湾重塑“师资结构”,出台《龙湾区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办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吸引教育人才集聚,包括购房优惠、服务经费、专项奖励、子女入学保障等,截至目前,已引育市级以上名优教师900余人。不仅如此,还聘请北京名校校长担任教育顾问,提升龙湾区校长及教师业务素养。 2023年10月,龙湾区迎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的最后大考,国家评估核查组专家实地走访了龙湾的10多所学校。之后,在全省反馈会上,评估组组长7次提到龙湾“政府保障程度”“挂职锻炼+跟班学习模式”“数字赋能智慧教育”等亮点做法。 获得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过去三年里,龙湾区委、区政府,龙湾区教育局和22个职能部门、10个街道、72所义务教育学校通力合作的成果。 这些天,龙湾区人大常委会马不停蹄对基础教育进行监督,15名人大代表边走边看,现场提出意见建议。龙湾区教育局也组织“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 对于龙湾来说,接下来的重点是,要实现从规范化办学向现代化办学迈进,一方面要实现多层面的“优质”与“均衡”,努力将顶部学校打造成为温州市头部学校;另一方面是强化“一校一特色”,助力所有学校百花齐放。 对于温州来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是检验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尺。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新的动作。 温州市教育局督导评估专家金子翔介绍,到2025年底,温州力争60%以上的县(市、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国家评估认定;到2030年底,100%的县(市、区)通过基础教育国家级“两个创建”国家评估认定,在浙江省率先实现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覆盖。 目标清晰,方向明确。温州各地要以“赶考”姿态补短板、扩资源、强保障、增投入、优品牌、促均衡,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从全国其它地方来看,江苏省张家港市也提出,要加大优质资源供给力度,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圳市福田区则要集中力量,聚焦义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让学生在学校吃好、睡好、运动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建民说,下一步推进优质均衡过程当中,各地要学会因地制宜,去选择符合自己地方发展的举措。 人民网金华5月10日电 (陈陆洵)今天上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浙江金华、杭州、宁波等地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4”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联合救援演习。 “应急使命·2024”防汛防台风演习现场。人民网 陈陆洵摄 此次演习模拟了超强台风“海神”正面登陆浙江宁波象山沿海,贯穿浙江全境,钱塘江流域发生超历史特大洪水,杭州、宁波、金华等地多灾并发,海上船只遇险,发生严重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等不同情境、不同程度的受灾情况。… 人民网杭州5月9日电 (记者王丽玮)今天,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全面取消住房限购。 《通知》提出科学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产业布局、住房供需等方面情况,科学安排土地、住房供应和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市场平稳发展。…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