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融合发展思想提到新高度。进入新时代、扛起新使命,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更加凸显。 回顾上周报道,我市各地各部门充分做好“融”字文章,用融合、融汇、融入谋求发展实效、激活一池春水,打破行业、部门、界别、时空等限制,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方共荣,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创新发展。 我市依托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成功打造茶乡花海等多个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样本,成为全省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样板。南县南洲镇立足稻虾、蔬菜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调优产业结构,深度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可供复制和借鉴的乡村振兴路径。 注重协调,才能更好发展。进入新时代,面对城乡之间各个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推动区域融合、一体发展,才能妥善处理各类矛盾,构建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要增强互融互促的意识,以农村道路畅通、供水保障、清洁能源建设、数字乡村建设、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为主抓手,进一步畅通各类资源要素下乡的通道、拓宽涉农人才引进的渠道,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配套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的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对于广大乡村而言,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是一大助力,而在融合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各乡村应从区域特征和本地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等实际出发,结合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借力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特色产业、新能源建设等独特优势,在融合发展中注入“绿色”“非遗”“康养”“节能”等元素,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康养农业等,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多产融合发展。 归并优化多条热线,整合成一号直通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了政务资源高效融汇。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我市政务服务不断朝着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迈进,跑出了便民、利民、惠民的“加速度”。 归并优化热线,是基于一个问题往往涉及多个部门的现实,为群众提供更畅通诉求渠道、更迅捷办事通道,从而更好更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必要之举。因此,融合不应只停留于资源整合层面,而应贯穿于各部门接到群众诉求后的回应、处理、回访、巩固提升等全过程。可建立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联合机制,明确专人、整合力量、组建专班,在涉及多个部门的热线时,做到“处理一个问题、出动一支队伍”,高质高效处理各类咨询和投诉,实现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发展。 安化县冷市镇、清塘铺镇和桃江县马迹塘镇等乡镇深入开展乡村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工作,扎实开展调查走访,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汇集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高效解决“急难愁盼”,为民提供精准服务,切实与群众想在一起、走在一起、干在一起。 “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奋斗融入时代主题”……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融入”。以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为内容的“五个到户”工作,无疑为广大党员干部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洪流提供了广阔舞台。 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需要身心俱“融”。在推进“五个到户”工作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的信念,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干和心血汗水,将访民情、知民意落到细处,将解疑难、促发展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融入基层、融入群众、融入发展大局。也唯有如此,才能架起干部群众“连心桥”,做到服务发展“零距离”,在广袤乡村营造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汇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